劫火
詞典解釋
亦作“刧火”。亦作“刦火”。亦作“刼火”。1.佛教語。謂壞劫之末所起的大火。《仁王經(jīng)》:“劫火洞然,大千俱壞?!?唐 張喬 《興善寺貝多樹》詩:“永共 終南 在,應(yīng)隨劫火燒?!?宋 李綱 《次韻丹霞錄示羅疇老唱和詩》:“刧火洞燒時,自有安身處?!?宋 葉紹翁 《四朝聞見錄》附錄《晉王大令保母帖》:“千年鬱鬱閟重泉,蹔出還隨刦火煙?!?清 龔自珍 《懺心》詩:“佛言刼火遇皆銷,何物千年怒若潮?” 湯用彤 《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》第一分第一章:“釋子又常謂 東方朔 言及刧火,已知佛法?!?/p>
(2).借指兵火。 清 顧炎武 《恭謁天壽山十三陵》詩:“ 康 昭 二明樓,并遭劫火亡。” 清 納蘭性德 《南歌子·古戍》詞:“何年劫火賸殘灰,試看英雄碧血滿 龍堆 。”
0
糾錯
詩詞名句推薦
- 昨日復(fù)今辰,悠悠七十春——— 白居易昨日復(fù)今辰
- 詔發(fā)西山將,秋屯隴右兵。——— 杜甫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隴右節(jié)度使三十韻
- 辯之不早,國破家亡——— 邵雍偶書
- 石家金谷重新聲,明珠十斛買娉婷——— 喬知之綠珠篇
- 逾月始到鸚鵡洲,嗚嗚暮角喧城頭——— 李涉卻歸巴陵途中走筆寄唐知言
- 故人西奉使,胡騎正紛紛——— 劉長卿送路少府使東京便應(yīng)制舉
- 別來又喜逢初度,相望何由把一杯——— 虞儔十一月三十日乃耘老弟生朝余是日也宿留富陽
- 春別亦蕭索,況茲冰霜晨。——— 孟郊壽安西渡奉別鄭相公
- 廟堂多暇日,山水契中情——— 孫逖奉和李右相中書壁畫山水
- 天與孤高花獨新,世間草木信非倫——— 潘良貴梅花
最新應(yīng)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