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鼎
詞典解釋
(1).黃金炊具。 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闔閭內(nèi)傳》:“金鼎玉杯,銀樽珠襦之寶,皆以送女。”
(2).為鼎類炊具的美稱。 宋 陳師道 《滿庭芳·詠茶》詞:“華堂靜,松風(fēng)竹雪,金鼎沸湲潺?!?/p>
(3).特指道士煉丹之鼎爐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代淮南王》詩:“琉璃作盌牙作盤,金鼎玉匕合神丹?!?唐 聶夷中 《訪嵩陽道士不遇》詩:“先生五岳游,文焰滅金鼎。” 唐 呂巖 《漁父·神異》詞:“金鼎內(nèi),迴朦朧。換骨添筋處處通。”
(4).借指煉丹或煉丹之術(shù)。 唐 李白 《避地司空原言懷》詩:“傾家事金鼎,年貌可長新。” 明 陸采 《明珠記·訪俠》:“愿棄了升斗微官,早學(xué)那刀圭金鼎?!?/p>
(5).指九鼎。古代傳說 夏 鑄九鼎,奉為傳國之寶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銘箴》:“ 夏 鑄九牧之金鼎, 周 勒 肅慎 之楛矢?!薄?a href="/hycd/b/b24774.htm" target="_blank">北齊書·文苑傳·顏之推》:“旄頭翫其金鼎,典午失其珠囊?!焙笠嘤靡?a href="/hycd/y/y98371.htm" target="_blank">喻指國家宰輔大臣。 宋 曾鞏 《送沉諫議》詩:“金鼎鹽梅須大用,九霄應(yīng)已夢儀刑?!?元 李獻(xiàn)卿 《劉寓叔先生挽詩》:“便調(diào)金鼎佐無為,鳳池坐數(shù) 汾陽 考?!?/p>
- 復(fù)會東都臨四海,眾星環(huán)拱萬斯年——— 胡寅永州天申節(jié)錫宴致語口號
- 內(nèi)人試取御衣牽,啄手暝聲不許前。——— 張說時樂鳥篇
- 絕景良時難再并,他年此日應(yīng)惆悵。——— 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
- 東君深有情,解與花為主。——— 曾覿生查子
- 不著散花女,而況使鬼兄——— 陳與義題簡齋
- 君休惜,吳音朔調(diào),盡與吹聽——— 張翥鳳凰臺上憶吹簫簫 聽沈野云吹簫醉后有賦
- 慘淡陰煙白,空蒙宿霧黃——— 白居易酬鄭侍御多雨春空過詩三十韻(次用本韻)
- 王孫興至幽尋好,芳草春深景氣和——— 錢起仲春宴王補(bǔ)闕城東小池
- 便須起來和熱吃,不消洗面裹頭巾——— 蘇軾贈包安靜先生茶三首
- 故人詞翰,此時飛落蓬戶。——— 馮取洽念奴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