迥出
詞典解釋
亦作“逈出”。1.高聳貌。 南朝 梁元帝 《巫山高》詩(shī):“ 巫山 高不窮,逈出 荊門 中?!薄?a href="/hycd/z/z33123.htm" target="_blank">資治通鑒·梁武帝太清二年》:“﹝ 侯景 ﹞眾見飛橋逈出,崩騰而走?!?明 傅新德 《送郭青字參藩巴蜀》詩(shī):“ 岷 峨 迥出天連雪,棧閣平臨馬度云?!?/p>
(2).突出;超群。 南朝 梁 鐘嶸 《詩(shī)品》卷下:“ 子陽(yáng) 詩(shī)奇句清拔, 謝朓 常嗟頌之。 洪 雖無(wú)多,亦能自迥出?!?金 王若虛 《清虛大師侯公墓碣》:“﹝師﹞年十四已克主大醮,詞音清亮,逈出一時(shí),儕輩翕然推服?!?/p>
(3).高出;超過(guò)。 宋 羅大經(jīng) 《鶴林玉露》卷十六:“梅之清香玉色,迥出桃李之上。” 明 陸時(shí)雍 《詩(shī)鏡總論》:“ 劉長(zhǎng)卿 體物情深,工於鑄意,其勝處有逈出盛 唐 者。” 清 陳鳣 《對(duì)策》卷五:“今觀 蕡 ( 唐 劉蕡 )策,力攻藩鎮(zhèn)之強(qiáng),痛斥閹寺之禍,勁氣直節(jié),凜凜逼人,迥出 牛僧孺 、 元稹 、 白居易 之上?!?/p>
- 新詩(shī)話別恨,為我謝酸楚,蒼蒼歲后竹,白首見肺腑——— 陳傅良落葉一首別諸友客新昌
- 可憐當(dāng)日殷懃意,輟食分衣竟為誰(shuí)——— 張耒度關(guān)山
- 云山靜有情,天地寬無(wú)際——— 王千秋生查子
- 懶出獨(dú)懷遠(yuǎn),何由寄江帆——— 梅堯臣對(duì)殘雪懷歐陽(yáng)永叔
- 汾川三月雨,晉水百花春。——— 魚玄機(jī)寄劉尚書
- 枕石潄甘井,荔丹啟筠籠——— 韓元吉七夕與孟婿約湯朝美率徐行中游鶴山
- 晚云點(diǎn)點(diǎn)翻荷雨。——— 蘇庠菩薩蠻
- 且趁閑身未老,盡放我、些子疏狂——— 蘇軾滿庭芳·蝸角虛名
- 紅堆里、杏臉勻妝,翠圍外、柳腰嬌舞。——— 趙必瑑綺羅香
- 至寶棄泥沙,光景終不滅。——— 陸游劍客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