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辯
詞典解釋
亦作“ 口辨 ”。1.能言善辯之才。《史記·淮南衡山列傳》:“ 淮南王 有女 陵 ,慧,有口辯?!薄端鍟り懰瑐鳌罚骸?a href="/hycd/c/c71636.htm" target="_blank">朝廷以其博學(xué),有口辯, 陳 人至境,常令迎勞?!?宋 歐陽修 《歸田錄》卷一:“ 贊寧 者,頗知書,有口辯?!薄?a href="/hycd/d/d144388.htm" target="_blank">東周列國志》第五回:“此人甚有口辨,可以遣之。”
(2).口才好;巧言善辯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自紀(jì)》:“口辯而不好談對。” 三國 魏 劉劭 《人物志·流業(yè)》:“辯不入道,而應(yīng)對資給,是謂口辯?!?宋 司馬光 《蘇騏驥墓碣銘》:“在 洛陽 者, 秦 、 厲 、 代 以口辯顯 戰(zhàn)國 世?!?/p>
- 野泉聞洗親王馬,古柳曾停貴主車——— 王建郭家溪亭
- 天地闊遠(yuǎn)兄不聞,蒼巖下淚山竹裂——— 姜夔禽言如日哥哥
- 東道諸侯多重士,融樽處處為君開——— 楊億元道宗下第東游
- 熾炭一爐真玉性,濃霜千澗老松心——— 韓偓奉和峽州孫舍人肇荊南重圍中寄諸朝士二篇時(shí)李…牽課
- 早與元妃慕至化,同躋靈岳訪真仙——— 徐氏丈人觀
- 勿恨行云吞素月,夢回正愛雨淋浪——— 陸游南門晚眺
- 明朝不爨鼾撼壁,裘馬借人無德色——— 陳傅良送陳益之架閣
- 烹茶童子休相問,報(bào)道門前是衲僧。——— 乾康投謁齊己
- 官倉老鼠大如斗,見人開倉亦不走。——— 曹鄴官倉鼠
- 冥期失幽報(bào),茲理復(fù)今晨。——— 盧藏用宋主簿鳴皋夢趙六予未及報(bào)而陳子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