朗暢
詞典解釋
亦作“ 朗鬯 ”。1.明白暢達(dá)。 晉 陸機(jī) 《文賦》:“論精微而朗暢,奏平徹以閑雅。” 宋 吳淑 《江淮異人錄·耿先生》:“精彩卓逸,言詞朗暢,手如鳥爪,不便於飲食,皆仰於人?!?劉師培 《文說·和聲》:“書啟之作,必朗暢以陳詞;頌贊之篇,必琳瑯而入誦?!?況周頤 《蕙風(fēng)詞話》卷五:“古之知音,如 白石 、 紫霞 諸賢,何惜舉例陳義,明白朗鬯,以昭示后人,有非言語所能形容?!?/p>
(2).謂聲音響亮流暢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規(guī)箴》:“ 遠(yuǎn)公 在 廬山 中……執(zhí)經(jīng)登坐,諷誦朗暢,詞色甚苦,高足之徒,皆肅然增敬?!?清 汪價(jià) 《三儂贅人廣自序》:“中丞令余口誦,余音辭朗鬯鏗戛,中丞為之擊節(jié)嘆賞?!?朱自清 《論書生的酸氣》:“ 晉 以來的清談很注重說話的聲調(diào)和讀書的聲調(diào),說話注重音調(diào)和辭氣,以朗暢為好。”
(3).爽朗舒展。 明 顧璘 《國寶新編·江西按察副使李夢陽》:“﹝ 李 ﹞朗暢玉立,傲倪當(dāng)世?!?b>《黑籍冤魂》第一回:“人若作事過勞,精神疲倦,吃了兩口煙,頓時(shí)精神朗暢,骨節(jié)通靈?!?/p>
(4).清瑩流轉(zhuǎn)。 清 許秋垞 《聞見異辭·紅紗罩眼》:“途遇一羽流,仙風(fēng)道骨,所謂雙眸朗暢,四氣和平?!?/p>
國語詞典
朗暢
-
明達(dá)。
- 文選.陸機(jī).文賦:「銘博約而溫潤,箴頓挫而清壯,頌優(yōu)遊以彬蔚,論精微而朗暢。」
- 天高夜氣嚴(yán),列宿森就位——— 蘇軾夜行觀星
- 芰荷入異縣,粳稻共比屋——— 杜甫南池(在閬中縣東南,即彭道將魚池)
- 建安妙謳吟,風(fēng)概亦超放——— 秦觀春日雜興十首
- 澤國千絲煙雨暗,江成一帶云山遠(yuǎn)——— 趙善括滿江紅(和李穎士)
- 欲問廟堂誰鎮(zhèn)撫,尚傳邊塞敢驚騷。——— 王安石寄黃吉甫
- 堂已富金玉,屣蹤視王官——— 佚名水調(diào)歌/水調(diào)
- 片時(shí)嘯詠下瑤空——— 王玠西江月 以上見還真集卷下
- 結(jié)交京邑傾心肺,寓思禪宗離垢塵——— 蘇轍次韻王鞏懷劉莘老
- 平生江海上,我不空相識。——— 鮑溶悼豆盧策先輩
- 使我傾心事爾巫,吾寧驅(qū)車守吾道——— 元稹華之巫(景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