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兩
詞典解釋
(1).《易·離》:“明兩作離,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”。 孔穎達(dá) 疏:“明兩作離者,離為日,日為明。今有上下二體,故云明兩作離也?!北局^《離》卦離下離上,為兩明前后相續(xù)之象。后以“明兩”指太陽。 晉 陶潛 《五月旦作和戴主簿》:“明兩萃時(shí)物,北林榮且豐?!?劉師培 《<駢文讀本>序》:“惟是音泮輊軒,象昭明兩,比物丑類之規(guī),切響浮聲之軫,后賢斯闓,古或未昭。”
(2).借指帝王或太子。《文選·謝瞻<張子房>詩》:“明兩燭 河 陰,慶霄薄 汾 陽。” 李善 注:“明兩、慶霄,皆喻 宋高祖 ( 劉裕 )?!?b>《文選·謝靈運(yùn)<擬魏太子“鄴中集”詩·王粲》:“不謂息肩愿,一旦值明兩?!?呂延濟(jì) 注:“ 武帝 既明,而太子又明,故謂太子為明兩也?!?唐 李白 《商山四皓》詩:“一行佐明兩,欻起生羽翼?!?清 顧炎武 《乾陵》詩:“復(fù)子仍明兩,登遐獲令終?!?/p>
- 又如長鋏成悲鳴,沂浴既罷風(fēng)舞輕——— 鄭剛中答江虞仲機(jī)宜歸語
- 夜宿古戰(zhàn)場,琴物聲嗚嗚——— 汪元量南歸對(duì)客
- 西望雪山烽火盡,不妨樽酒寄平生。——— 蘇軾次許沖元韻送成都高士敦鈐轄
- 獨(dú)出雖慵懶,相逢定喜歡。——— 白居易晚春酒醒尋夢(mèng)得
- 暫對(duì)杉松如結(jié)社,偶同麋鹿自成群——— 溫庭筠重游圭峰宗密禪師精廬(一作哭盧處士)
- 紅藤一柱腳常輕,日日緣溪入谷行。——— 唐求贈(zèng)王山人
- 下榻見賢傾禮數(shù),后車載士回風(fēng)騷——— 黃庭堅(jiān)別蔣穎叔
- 或望居諫司,有事戡必言。——— 白居易哭孔戡
- 小女未解行,酒弟老更癡——— 孟郊寄義興小女子
- 安羨倉中鼠,危同幕上禽——— 韋莊同舊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