鳴弦
詞典解釋
亦作“ 鳴絃 ”。 1.《論語·陽貨》:“子在 武城 ,聞弦歌之聲?!痹^ 子游 以禮樂為教,故邑人皆弦歌。后以“鳴弦”泛指官吏治政有道,百姓生活安樂。《后漢書·循吏傳贊》:“一夫得情,千室鳴弦?!?李賢 注:“一夫謂守長也。千室謂黎庶。言上得化下之情,則其下鳴弦而安樂也?!?宋 曾鞏 《送韓玉汝使兩浙》詩:“使傳東馳下九天,此邦曾屈試鳴弦?!?/p>
(2).撥動(dòng)琴弦,使之作響。 三國 魏 曹丕 《燕歌行》之一:“援琴鳴弦發(fā)清音,短歌微吟不能長。”
(3).指琴瑟琵琶等弦樂器。 晉 陶潛 《閑情賦》:“仰睇天路,俯促鳴絃?!?南朝 梁簡文帝 《戲贈(zèng)麗人》詩:“但歌聊一曲,鳴弦未息張?!?唐 楊炯 《和鄭校仇內(nèi)省眺矚思鄉(xiāng)懷友》:“頽風(fēng)暌酌羽,流水曠鳴絃。” 清 褚人穫 《堅(jiān)瓠秘集·李近樓琵琶》:“《耳譚》載京師瞽者 李近樓 ,籍錦衣千戶,善琵琶,能左右手。彈新聲古曲,無不絶妙,平生羈愁哀怨,及人己胸中事,皆於鳴弦鐵撥發(fā)之,令人髮上指,淚交下。”
- 從此蘭生蕙長,吾誰與、玩茲芳草——— 辛棄疾水龍吟(別傅先之提舉,時(shí)先之有召命)
- 那能速冠巾,誰復(fù)對(duì)賓主——— 傅察大暑同蔣明亞叟熙載夜登清微亭
- 柯葉何時(shí)改,丹青此不渝。——— 李程觀慶云圖
- 群蛙更堪笑,鼓吹鬧黃昏。——— 陸游梅雨陂澤皆滿
- 臺(tái)使方求助,征鞍倍道馳——— 劉克莊送陳郎玉汝赴淮南計(jì)幕
- 非禽胡能飛,羽翰上青霄——— 蘇泂次韻知縣兄夏夜古調(diào)
- 一壺酒,一竿身,快活如儂有幾人。——— 李煜漁父·浪花有意千里雪
- 客有為齊王畫者——— 韓非子畫鬼易
- 末路凄涼老巴蜀,少年豪舉動(dòng)京華——— 陸游和范舍人書懷
- 峭然八十翁,生計(jì)于此永——— 皮日休太湖詩崦里(傍龜山下有良田二十頃)
- 10加查奇遇記最新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