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四橋
詞典解釋
故址在 江蘇省 揚州市 江都縣 西郊。 唐 杜牧 《寄揚州韓綽判官》詩:“二十四橋明月夜,玉人何處教吹簫?”《方輿勝覽》謂 隋 代已有二十四橋,并以城門坊市為名。 宋 韓令坤 筑州城,別立橋梁,所謂二十四橋或存或廢,已難查考。 宋 沉括 《夢溪補筆談·雜志》:“ 揚州 在 唐 時最盛。舊城南北十五里一百一十步,東西七里三十步,可紀者有二十四橋。最西 濁河 茶園橋 ……自 驛橋 北河流東出,有 參佐橋 ,次東水門,東出有 山光橋 。”系指 揚州 城外西自 濁河橋 茶園橋 起,東至 山光橋 止沿途所有的橋。 清 李斗 《揚州畫舫錄·岡西錄》則以為:“ 廿西橋 即 吳家磚橋 ,一名 紅藥橋 ……《揚州鼓吹詞序》云:是橋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簫于此,故名。或曰即古之二十四橋,二説皆非。”后用以指歌舞繁華之地。 宋 周邦彥 《玉樓春·惆悵詞》:“天涯回首一消魂,二十四橋歌舞地。” 元 薩都剌 《題清涼亭》詩:“二十四橋秋水白, 淮南 八月瀉銀河?!?/p>
- 昨游過眼不可留,今朝欲再亦何由——— 楊萬里和九叔知縣昨游長句
- 樹搖秦甸綠,花入輞川繁——— 歐陽修送王汲宰藍田
- 騁望傲千古,當歌遺四愁——— 獨孤及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陽宴集作
- 借問酒家何處,牧童遙指花村——— 邵亨貞風入松 白仁甫集中木蘭花慢結(jié)句云,二十四
- 天工施巧亦無窮,開盡枝頭入草中——— 舒岳祥鬢邊嬌
- 尊前歌板,未終金縷,已到陽關——— 李流謙朝中措(失題)
- 勿謂寒蟬吾原學,閉門自辦靜工夫——— 李昴英迎廣帥徐意一大參五首
- 當心隱隱骨節(jié)圓,暗淡又若帖寒朏——— 梅堯臣正月二十二日江淮發(fā)運馬察院督河事於國門之
- 因巖作書院,馳譽比衡陽——— 鄧深巖石山鼓]
- 過黃陵、山長水遠,古今遷客傷情。——— 白樸綠頭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