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公
詞典解釋
(1).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(chēng)。 周 以太師、太傅、太保為三公?!稌?shū)·周官》:“立太師、太傅、太保,茲惟三公,論道經(jīng)邦,燮理陰陽(yáng)?!?a href="/hycd/y/y336727.htm" target="_blank">一說(shuō)以司馬、司徒、司空為三公。見(jiàn)《漢書(shū)·百官公卿表序》。
(2).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(chēng)。 西漢 以丞相(大司徒)、太尉(大司馬)、御史大夫(大司空)為三公, 東漢 以太尉、司徒、司空為三公,見(jiàn)《通典·職官一》。
(3).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(chēng)。 唐 宋 沿 東漢 之制,以太尉、司徒、司空為三公,但已非實(shí)職。
(4).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(chēng)。 明 清 沿 周 制,以太師、太傅、太保為三公,惟只用作大臣的最高榮銜。見(jiàn)《明史·職官志一》、《清史稿·職官志一》。
(5).星名?!?a href="/hycd/s/s289584.htm" target="_blank">史記·天官書(shū)》:“中宮天極星,其一明者,太一常居也;旁三星三公,或曰子屬?!?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三公三星在北斗杓東,又三公三星在北斗魁西,并為太尉、司徒、司空之象。主變出陰陽(yáng),主佐機(jī)務(wù)?!薄稌x書(shū)·天文志上》:“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,主宣德化,調(diào)七政,和陰陽(yáng)之官也?!?/p>
- 洞中猿鶴更相認(rèn),白石爛兮青松枯——— 白玉蟾飛仙吟送張道士
- 四益視乃叛,蘇合殊糞蜣——— 方回題陳宗魯東山書(shū)塾
- 南陽(yáng)月輸三十斛,汝真糞士之朝榮——— 方回題丁適之菊莊
- 堆盤(pán)老榛栗,托契舊瓜葛——— 白玉蟾雪窗聯(lián)句
- 浪花皺石,氈葉月、欲移還定。——— 周弼二郎神
- 諦覽無(wú)遺心,虛求非滯想——— 釋遵式念佛三昧詩(shī)
- 含情咫尺千里,況聽(tīng)家家遠(yuǎn)砧。——— 魚(yú)玄機(jī)隔漢江寄子安
- 誰(shuí)復(fù)名三叛,空勞賦五噫——— 方回不寐十首
- 扁舟滄浪叟,心與滄浪清。——— 岑參漁父
- 歲暮征裘返故園,愀然去國(guó)亦難論——— 晁說(shuō)之別親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