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識
詞典解釋
(1).器局識見;精神智慧。《晉書·謝安傳》:“神識沉敏,風(fēng)宇條暢?!?b>《北史·裴矩傳》:“世父 讓之 謂曰:‘觀汝神識,足成才士,欲求宦達(dá),當(dāng)資干世之務(wù)。’”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雜說中》:“蓋學(xué)者神識有限,而述者注記無涯。”
(2).神志;精神意識。《北齊書·高伏護(hù)傳》:“性嗜酒,每多醉失,末路逾劇,乃至連日不食,專事酣酒,神識恍惚,遂以卒。”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洛水》:“穴中有僵尸……夫物無不化之理,魄無不遷之道,而此尸無神識,事同木偶之狀,喻其推移,未若正形之速遷矣?!?明 謝肇淛 《五雜俎·人部一》:“人有頸斷而不死者,神識未散耳,非關(guān)勇也?!?/p>
(3).神魂。《太平廣記》卷二九五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幽明錄·安世高》:“ 世高 神識還生 安息國 ,復(fù)為王作子?!?明 李贄 《觀音問·答澹然師》:“蓋凡津送亡僧者,皆緣亡者神識飛揚,莫知去向,故藉平時持戒僧眾誦念經(jīng)咒以助之。”
國語詞典
神識
-
主導(dǎo)著有情眾生輪迴的心識。
- 時菊芳仙醞,秋蘭動睿篇。——— 宋之問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應(yīng)制
- 每憶云山養(yǎng)短才,悔緣名利入塵埃——— 雍陶再經(jīng)天涯地角山
- 只緣盈虛消息、少人知。——— 吳潛虞美人
- 但喜二分春色到,百花生日是今朝——— 蘇曼殊花朝
- 吾社有方平,曾與麻姑會——— 五邁題弟綱舉之奉仙之室日小蓬萊
- 梁國遺風(fēng)重詞賦,諸侯應(yīng)念馬卿貧。——— 錢起送興平王少府游梁
- 生來一舸鎮(zhèn)隨身,柳月蘆風(fēng)處處春——— 潘牥漁父
- 幸是古來如此、且開顏。——— 朱敦儒相見歡
- 因人候消息,有使報何如——— 陳師道送楊侍禁寄頻黃二公二首
- 驚流落石震林坰,一洗紅塵耳目醒——— 喻良能峽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