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六
詞典解釋
文體名。駢文的一體。因以四字六字為對(duì)偶,故名。駢文以四六對(duì)偶者,形成于 南朝 ,盛行于 唐 宋 。 唐 以來,格式完全定型,遂稱“四六”,也稱四六文或四六體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章句》:“若夫筆句無常,而字有條數(shù),四字密而不促,六字格而非緩?;蜃冎?a href="/hycd/s/s234269.htm" target="_blank">三五,蓋應(yīng)機(jī)之權(quán)節(jié)也?!?唐 李商隱 《<樊南甲集>序》:“作二十卷,喚曰《樊南四六》?!瘪壩囊浴八牧睘榉Q,蓋始見于此。 宋 邵博 《聞見后錄》卷十六:“本朝四六以 劉筠 、 楊大年 為體,必謹(jǐn)四字六字律令,故曰四六?!?a href="/hycd/c/c54610.htm" target="_blank">參見“ 駢文 ”。
- 月明魚競躍,春靜柳閑垂——— 范仲淹獻(xiàn)百花洲圖上陳州晏相公
- 尚憶附爺耳,指問壁間畫——— 辛棄疾哭?十五章
- 我王何憂能不移——— 佚名采葛婦歌
- 回首舊游渾似夢(mèng),卻因多難悟無生——— 裘萬頃有感二首
- 結(jié)子非貪,有香不俗,宜當(dāng)鼎鼐嘗。——— 劉幾梅花曲
- 偶斟藥酒欺梅雨,卻著寒衣過麥秋——— 方干鑒湖西島言事
- 向來遺恨極,不遂隱青城。——— 陸游得張季長書以大蓬見稱蓋以予寄祿官視昔秘書
- 道人昔是茶山客,病叟新為藥市游——— 陸游簡黎道士
- 三尋絲帶桐江爛,一寸鉤含笠澤腥。——— 皮日休魯望以輪鉤相示,緬懷高致,因
- 洛風(fēng)送馬入長關(guān),闔扇未開逢瘈犬——— 李賀仁和里雜敘皇甫湜(湜新尉陸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