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皥
詞典解釋
亦作“ 太皞 ”。亦作“ 太曎 ”。1.傳說(shuō)中的古帝名,即 伏羲氏 ?!?a href="/hycd/x/x259771.htm" target="_blank">荀子·正論》:“自 太皞 、 燧人 莫不有也?!?楊倞 注:“ 太皞 , 伏羲 也。 燧人 , 太皞 前帝王?!?漢 王符 《潛夫論·五德志》:“或皇馮依,或繼體育。 太曎 以前尚矣!” 汪繼培 箋:“‘曎’與‘皥’同。隸書(shū)從‘皋’之字多作‘睪’。” 唐 司馬貞 補(bǔ)《史記·三皇本紀(jì)》:“ 太皥庖 犧氏 , 風(fēng) 姓,代 燧人氏 繼天而王?!?羅惇曧 《文學(xué)源流》:“況 倉(cāng)頡 以前,文字未立, 太皞 之世,未見(jiàn)椎輪。”
(2). 秦 漢 陰陽(yáng)家以五帝配四時(shí)五方,認(rèn)為 太皞 以木德王天下,故配東方,為司春之神?!?a href="/hycd/l/l370453.htm" target="_blank">禮記·月令》:“﹝孟春之月﹞其帝 太皥 ?!薄?a href="/hycd/l/l19399.htm" target="_blank">呂氏春秋·孟春》:“﹝孟春之月﹞其日甲乙,其帝 太皥 ?!?高誘 注:“ 太皥 , 伏羲氏 ,以木德王天下之號(hào)。死,祀於東方,為木德之帝?!薄?a href="/hycd/h/h257083.htm" target="_blank">淮南子·天文訓(xùn)》:“東方木也,其帝 太皥 ,其佐 句茫 ,執(zhí)規(guī)而治春?!?前蜀 韋莊 《放榜日作》詩(shī):“ 鄒陽(yáng) 暖艷催花發(fā), 太皞 春光簇馬歸。”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一:“ 太皞 司春,春工著意,和氣生 暘谷 ?!?/p>
- 宿館橫秋島,歸帆漲遠(yuǎn)田——— 周賀京口贈(zèng)崔固
- 調(diào)雅聲寡同,途遐勢(shì)難翻——— 歐陽(yáng)詹答韓十八駑驥吟
- 燕銜不去,雁飛不到,愁滿天涯——— 薛夢(mèng)桂眼兒媚(綠箋)
- 墻頭紅杏暗如傾。——— 蘇軾浪淘沙
- 悠哉高堂人,軒冕莫能累——— 陳郁贈(zèng)翁運(yùn)干
- 多謝東君。——— 姚述堯丑奴兒/采桑子
- 欲涉窮陘步,茲狂何悔為——— 岳珂趙季茂通判惠詩(shī)走筆奉和十篇
- 盎乏儲(chǔ)空謾自豪,掬泉當(dāng)酒味尤高——— 劉植答東閣
- 一尊重午與誰(shuí)酬。——— 韓奕浪淘沙
- 周老盍命駕,屬聞遂懸車(chē)——— 曾幾紹興帥相湯公會(huì)五客蓬萊閣登望海亭屬某賦詩(shī)
- 3智慧暢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