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和
詞典解釋
(1).謂自然和順之理;天地之和氣?!?a href="/hycd/z/z9676.htm" target="_blank">莊子·庚桑楚》:“故敬之而不喜,侮之而不怒者,唯同乎天和者為然。”《莊子·知北游》:“若正汝形,一汝視,天和將至。” 成玄英 疏:“汝形容端雅,勿為邪僻,視聽純一,勿多取境自,然和理歸至汝身。”《淮南子·俶真訓(xùn)》:“含哺而游,鼓腹而熙,交被天和,食于地德。” 唐 孟郊 《蜘蛛諷》詩(shī):“萬(wàn)類皆有性,各各稟天和?!薄?a href="/hycd/h/h247666.htm" target="_blank">紅樓夢(mèng)》第十六回:“且父母在家,思想女兒,不能一見,倘因此成疾,亦大傷天和之事?!?/p>
(2).謂人體之元?dú)?/a>。《文子·下德》:“目悅五色,口肥滋味,耳淫五聲,七竅交爭(zhēng),以害一性,日引邪欲,竭其天和,身且不能治,奈治天下何!”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道意》:“精靈困於煩擾,榮衛(wèi)消於役用。煎熬形氣,刻削天和?!?宋 蘇軾 《和寄天選長(zhǎng)官》詩(shī):“虛懷養(yǎng)天和,肯徇奔走鬧。”《封神演義》第一百回:“ 李靖 等慰之曰:‘陛下當(dāng)善保天和,則臣等不勝慶幸。’” 清 顧炎武 《寄子嚴(yán)》詩(shī):“不幸喪厥明,猶能保天和?!?/p>
- 蒼苔留虎跡,碧樹障溪聲——— 孟貫過(guò)秦嶺
- 澹然山景晏,泉谷響幽禽——— 韋應(yīng)物答馮魯秀才
- 明月悵孤風(fēng),長(zhǎng)安在何處——— 李新送萬(wàn)俟持正三首
- 峽中一臥病,瘧癘終冬春。——— 杜甫寄薛三郎中
- 才見春從沙際歸,堂堂背我迅於飛——— 李曾伯庚戌題雪觀用方孚若韻
- 孰為沮溺,風(fēng)雨相耦——— 蘇轍和子瞻次韻陶淵明勸農(nóng)詩(shī)
- 凱歌千里內(nèi),喜氣二儀中——— 張隨河中獻(xiàn)捷
- 今日霜殊重,衰翁老可憐。——— 陸游老境
- 淚滴空簾,香潤(rùn)柳枝濕。——— 周密醉落魄/一斛珠
- 相伴雙松,吟哦風(fēng)月,著意花開——— 傅大詢柳梢青(慶葉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