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字碑
詞典解釋
(1).指 泰山 登封臺 下無字的石碑。據(jù)傳為 秦始皇 所立。 宋 晁補之 《謁岱詞即事》詩:“初疑無字碑,瑩潔誰敢文。又怪 玉女井 ,鳥絶何由奫?” 明 謝肇淛 《五雜俎·地部二》:“ 秦始皇 泰山 立無字碑,解者紛紜不定?;?a href="/hycd/y/y350354.htm" target="_blank">以為碑函,或以為鎮(zhèn)石,或以為欲刻而未成,或以為表望,皆臆説也。”一說為 漢武帝 所立。 清 顧炎武 《日知錄·泰山立石》:“岳頂無字碑,世傳為 秦始皇 立。按 秦 碑在 玉女池 上, 李斯 篆書,高不過五尺,而銘文并 二世 詔書咸具,不當(dāng)又立此大碑也。考之 宋 以前,亦無此説。因取《史記》反覆讀之,知為 漢武帝 所立也?!?/p>
(2). 陜西 乾縣 唐高宗 李治 、皇后 武則天 合葬 乾陵 陵區(qū)有 武則天 無字碑。
(3).指為功業(yè)隆重或德行穢敗而難以文字狀述者所立的沒有文字的碑。 明 胡侍 《真珠船·無字碑》:“《劉賓客嘉話録》云: 東晉 謝太傅 墓碑,但樹貞石,初無文字,蓋重難製述之意也。此説亦通?!?清 梁紹壬 《兩般秋雨盦隨筆·沒字碑》:“ 謝太傅 墓碑無字,偉績豐功不勝記也; 秦太師 墓碑無字,穢德丑行不屑書也?!焙笠嘤靡詾榈洌^豐碑自在人們心中?!?a href="/hycd/t/t367840.htm" target="_blank">天津日報》1977.1.16:“功高百世何勝記,宇內(nèi)常留無字碑。”
(4).對標(biāo)格清峻而不為文章或少識文字者的謔稱。 唐 馮贄 《記事珠·無字碑》:“ 趙崇 凝重清介,門無雜賓,慕 王濛 、 劉真長 之風(fēng)也,標(biāo)格清峻,不為文章,號曰‘無字碑’?!?宋 孫光憲 《北夢瑣言》卷十八:“ 崔協(xié) 者,少識文字,時人呼為‘無字碑’。”
- 胸中詩本慳,天教專一壑——— 張镃南湖
- 寫韻亭高樓更高,百年登覽著吾曹——— 趙文張南溟山長相邀紫極宮西雪樓登高姚南榿言北
- 栗玉簪頭紅一點,隨風(fēng)翠帶還相縈——— 吳芾夜來同諸公泛舟湖中樂甚因更潭名作北湖乃作
- 圣期知有感,云海漫相連。——— 裴夷直獻(xiàn)歲書情
- 絕無風(fēng)骨,煉成鉛鼎,未許童顏換。——— 倪翼周青玉案
- 指揮出伏兵,萬騎橫隔岸——— 楊萬里碧落堂曉望荷山
- 舊山多積雪,歸去是何年。——— 貫休苦熱
- 橋通越谿水,帆帶剡川風(fēng)——— 夏竦鑒湖晚望
- 一水曳修帶,千山羅峻屏——— 黃公度題詩口鋪
- 但須繩系日,安用地埋憂。——— 陸游夜夢從數(shù)客雨中載酒出游山川城闕極雄麗云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