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由
詞典解釋
亦作“ 何繇 ”。1.從何處,從什么途徑?!?a href="/hycd/c/c91135.htm" target="_blank">楚辭·天問》:“上下未形,何由考之?” 漢 王褒 《四子講德論》:“僕雖嚚頑,愿從足下。雖然,何由而自達(dá)哉!” 唐 王昌齡 《送韋十二兵曹》詩:“出處兩不合,忠貞何由伸?” 宋 蔡絛 《鐵圍山叢談》卷六:“ 晉 張華 有鸚鵡,每出還,輒説僮僕好惡。一日,寂無言; 華 問其故,曰:‘被禁在甕中,何繇得知?’” 魯迅 《野草·墓碣文》:“痛定之后,徐徐食之。然其心已陳舊,本味又何由知?”
(2).怎能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石門新營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瀨修竹茂林》詩:“美人游不還,佳期何由敦?”《宋書·沉慶之傳》:“治國譬如治家,耕當(dāng)問奴,織當(dāng)訪婢。陛下今欲伐國,而與白面書生輩謀之,事何由成?” 明 劉基 《次韻和脫因宗道感興》詩之三:“路遠(yuǎn)無羽翼,何由得飛還?”《醒世恒言·李玉英獄中訟冤》:“稍加責(zé)罰,此輩就到家主面前輕事重報(bào),説你怎地凌虐。妹夫必然著意防范,何繇除得?”
(3).因何。 清 姚衡 《寒秀草堂筆記》卷三:“有云 太倉 王宮詹 ,藏 宋 搨《十三行》,一字無損。然與《玉版》對(duì)觀,無少差,信為《玉版》未損時(shí)之拓也。何由落水,以致剝漶?或造物忌之邪?”
- 世間出世間,此道無兩得——— 蘇軾聞潮陽吳子野出家(或?yàn)樘K過作)
- 日落風(fēng)生古洞,夜深月照寒潭——— 丘處機(jī)玉爐三澗雪
- 但隔水馀暉,傍林殘影——— 王沂孫齊天樂(螢)
- 洛浦佳人,緱山仙子,高會(huì)共吹笙——— 楊澤民少年游
- 老子登臨屢春晚,胸吞云夢(mèng)極荒遠(yuǎn)——— 李洪莫春過吳松垂虹用聞人伯封韻
- 枕上北風(fēng)吹夜雨,燈前西院打窗扉。——— 善住浣溪沙
- 兇兵鑄農(nóng)器,講殿辟書帷——— 杜甫夔府書懷四十韻
- 菱鏡冰懸,桂輪玉碾,喜見中原秋色。——— 李曾伯喜遷鶯
- 兩鬢蒼然心浩然,松窗深處藥爐前——— 白居易贈(zèng)蘇煉師
- 東出青門路不窮,驛樓官樹灞陵東——— 岑參青門歌,送東臺(tái)張判官
- 10家用萬能遙控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