薤露
詞典解釋
(1).樂府《相和曲》名,是古代的挽歌。 戰(zhàn)國 楚 宋玉 《對楚王問》:“其為《陽阿》、《薤露》,國中屬而和者數(shù)百人。” 晉 崔豹 《古今注》卷中:“《薤露》、《蒿里》,并喪歌也。出 田橫 門人, 橫 自殺,門人傷之,為之悲歌,言人命如薤上之露,易晞滅也,亦謂人死,魂魄歸乎蒿里……至 孝武 時, 李延年 乃分為二曲,《薤露》送王公貴人,《蒿里》送士大夫庶人,使挽柩者歌之,世呼為挽歌?!?宋 葉適 《張提舉挽詞》詩:“長年慣唱漁家曲,難聽茲晨《薤露》聲?!?明 吾丘瑞 《運甓記·翦逆聞喪》:“歌《薤露》把泉臺卜葬?!?柳亞子 《題云間張瑞芝女士傳》詩:“ 九峰 三泖 魂歸未?怕聽人間《薤露》歌?!?/p>
(2).薤葉上的露水。 唐 裴铏 《傳奇·封陟》:“逝波難駐,西日易頽,花木不停,薤露非久?!?明 唐順之 《銅雀臺》詩之二:“翠襦霑薤露,錦瑟入松風(fēng)?!?魯迅 《集外集·斯巴達(dá)之魂》:“酸風(fēng)夜鳴,薤露競落,其竊告人生之脆者歟?!?/p>
- 蟾蜍窟冷手自探,西湖一鶴梅花仙——— 林景熙送橫舟真士游茅山
- 黃梅若也無私曲,有甚衣盂到汝傳——— 釋道沖六祖贊
- 欲知恭儉德,所寶在惟賢——— 獨孤綬投珠于泉
- 皓鶴婆娑戢羽翰,移巢忽自下云間——— 曹勛綠綺七詠
- 戲悲槐市便便笥,狂憶樟亭滿滿杯。——— 羅隱暇日感懷因寄同院吳蛻拾遺
- 昏花病眼已經(jīng)年,世味甘酸總澹然——— 陳文蔚七月四夜十過差涼閑坐和徐子融晦日所寄四絕
- 倦游久已厭紛華,欲問春蓑未有涯——— 方岳約黃成之觀瓊花予不及從以詩代簡
- 負(fù)劍許良圖。——— 陳子昂答韓使同在邊
- 恃賴傾城人不及,檀妝唯約數(shù)條霞——— 徐凝宮中曲二首
- 從市人、拍手?jǐn)r街笑——— 晁補(bǔ)之安公子(和次膺叔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