遺照
詞典解釋
亦作“ 遺炤 ”。1.謂遺漏未遍照。 唐 孟郊 《答韓愈李觀別因獻(xiàn)張徐州》詩:“高情無遺照,朗抱開曉月?!?明 張居正 《答應(yīng)天巡撫孫小溪書》:“愿公虛心秉公,密加體訪,毋使覆盆之下,致有遺照?!?明 袁宏道 《乞改稿三》:“然日月之明,理無遺照?!?/p>
(2).指未發(fā)現(xiàn)的景物。 唐 王昌齡 《觀江淮名勝圖》詩:“而我高其風(fēng),披圖得遺照。援毫無逃境,遂展千里眺?!?/p>
(3).謂舍棄眾生相,進(jìn)入忘我的精神境界。 唐玄宗 《答皇帝上尊號(hào)誥》:“予志每集虛,心嘗遺炤,方契真宗之旨,豈云稱號(hào)之榮。” 唐 李鼎祚 《<周易集解>序》:“圣人以此洗心,退藏於密,自然虛室生白,吉祥至止,坐忘遺照,精義入神。” 宋 王禹偁 《復(fù)其見天地之心賦》:“是知運(yùn)行者,天地之時(shí);寂靜者,天地之基,心亦在其中也,物莫得而見之。坐忘遺照之人,於茲得矣。” 宋 樓鑰 《謝湖山居士示和陶詩》:“墮體黜聰明,坐忘樂遺照?!?/p>
(4).遺像。 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槐西雜志二》:“故題其遺照有曰:‘幾分相似幾分非,可是香魂月下歸?!?b>《花月痕》第五一回:“傍晚 禿頭 將 癡珠 、 秋痕 兩幅遺照,檢奉 小珠 。” 周立波 《蘇聯(lián)紅軍博物館》:“大家在這位被俘之后忠貞不屈的英雄的遺照之前肅靜地凝望了一會(huì)?!?/p>
- 云開雙闕麗,柳映九衢新——— 劉得仁樂游原春望
- 良辰樂事非難并,香凝燕寢合鼓笙——— 張?jiān)?/a>葉少蘊(yùn)生朝
- 揮筆將如解慍何,層冰列鑒謾峨峨——— 周必大端午帖子太上皇后閣
- 豐年信可占,豈復(fù)憂民食——— 釋文珦喜雪
- 送客添新恨,聽鶯憶舊游。——— 戴叔倫賦得長亭柳
- 夜叉叱九閽,側(cè)足不敢窺——— 洪邁有懷舍弟逢年時(shí)歸婺源以詩督之
- 良民困盜賊,螟蟊損禾稼——— 李伯玉淳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軒自江東提刑歸抵
- 每至凋零足惆悵,尚喜爐薰駐余馥——— 韓元吉同尹少稷賦巖桂
- 獼猴懸弱柳,鸂鶒睡橫楂。——— 杜牧宿東橫山瀨
- 仲尼饑餓顏回夭,此意誰能問大鈞——— 韓維讀白樂天傳及文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