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聞
詞典解釋
(1).知悉;知道。 三國(guó) 魏 鍾會(huì) 《檄蜀文》:“各具宣布,咸使知聞。” 唐 姚合 《送宋慎言》詩(shī):“童稚便知聞,如今只有君。”
(2).通知,告知。 唐 李公佐 《南柯太守傳》:“王遽謂曰:‘親家翁職守北土,信問(wèn)不絶。卿但具書(shū)狀知聞,未用便來(lái)?!?/p>
(3).消息。 唐 張鷟 《游仙窟》:“思神仙兮不可得,覓 十娘 兮斷知聞?!?/p>
(4).交結(jié);交往。 唐 杜牧 《宣州留贈(zèng)》詩(shī):“為報(bào)眼波須穩(wěn)當(dāng), 五陵 游蕩莫知聞?!?宋 羅大經(jīng) 《鶴林玉露》卷十四:“﹝ 唐子西 ﹞后以黨禍謫 羅浮 ,作詩(shī)云:‘説與門前白鷺羣,也須從此斷知聞,諸公有意除鉤黨,甲乙推求恐到君。’”《剪燈新話·愛(ài)卿傳》:“妾即 羅氏 也。感君想念,雖在幽冥,實(shí)所惻愴,是以今夕與君知聞耳。”
(5).朋友。 唐 白居易 《黃石巖下作》詩(shī):“教他遠(yuǎn)親故,何處覓知聞?!?宋 陸游 《舟中作》詩(shī):“湖海飄然避世紛,汀鷗沙鷺舊知聞?!?/p>
- 且趁閑身未老,盡放我、些子疏狂——— 蘇軾滿庭芳·蝸角虛名
- 舊友懷三益,關(guān)山阻二崤——— 陸龜蒙奉和襲美新秋言懷三十韻次韻
- 道院今猶古,間中事可書(shū)——— 陳詵和祖擇之學(xué)士袁州慶豐堂十詠
- 一片畫圖收不得,何人終日倚闌干——— 陳白題元象大師房
- 問(wèn)予何故獨(dú)安然,免被饑寒婚嫁牽。——— 白居易贈(zèng)鄰里往還
- 戶曉更煩諸父老,俾知太守意勸渠——— 林采勸耕
- 亂影斜陽(yáng)里,余香流水中——— 顧逢落花
- 再拜先生語(yǔ),段段空中裁——— 陳起以毅齋曾先生詩(shī)法曰能以無(wú)情作有情子熊舉以
- 曾何榮辱之所及——— 盧鴻一嵩山十志十首。倒景臺(tái)
- 道格何曾格,言糊又不糊。——— 李貞白謁貴公子,不禮,書(shū)格子屏風(fē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