纏為百里宰,驥足殊未展
出自宋代司馬光《登封龐國博年三十八自云欲棄官隱嵩山作吏隱》:
懋德負(fù)長才,全牛不足剸。
纏為百里宰,驥足殊未展。
齒發(fā)方盛強(qiáng),趣尚已高遠(yuǎn)。
結(jié)庵睋二室,志欲巢絕巘。
賢人心如云,無跡有舒卷。
不須驚俗目,舊犖乃求顯。
既知吏可隱,何必遺軒冕。
注釋參考
百里宰
見“ 百里君 ”。
驥足
比喻高才?!度龂尽な裰尽嫿y(tǒng)傳》:“ 龐士元 非百里才也,使處治中、別駕之任,始當(dāng)展其驥足耳?!?唐 雍陶 《寄永樂殷堯藩明府》詩:“百里豈能容驥足,九霄終自別鷄群?!?清 劉大櫆 《送孫明府遷任鳳陽》詩之一:“循吏聲名動(dòng)九閽,通才驥足豈辭繁。” 梁啟超 《樂利主義泰斗邊沁之學(xué)說·邊沁之政fa{1|1}論》:“使起案之權(quán),全歸行政官之手,則議員自放棄其識(shí)見,有為之士,無從展其驥足?!?/p>
司馬光名句,登封龐國博年三十八自云欲棄官隱嵩山作吏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