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師道《十八日潮》:
一年壯觀盡今朝,水伯何知故晚潮。
海浪肯隨山俯仰,風(fēng)帆長共客飄搖。
注釋參考
年壯
古時男子年滿三十謂之壯。后以"年壯"泛指壯年。今朝
今朝 (jīnzhāo) 今天 today;this day;at the present;on this day 現(xiàn)在 now 數(shù)風(fēng)流人物,還看今朝水伯
水神。《山海經(jīng)·海外東經(jīng)》:“ 朝陽 之谷,神曰 天吳 ,是為 水伯 ?!?明 宋濂 《風(fēng)門洞碑》詩:“四子爽馳乘四熊,川君水伯扈以從?!?清 昭槤 《嘯亭續(xù)錄·張漢潮渡漢江》:“信夫,國祚昌熾,水伯得以默然佑護(hù)也。” 郭沫若 《殘春及其他·月蝕》:“這時候我也并沒有甚么懷鄉(xiāng)的情趣,但總覺得我們 四川 的山靈水伯遠(yuǎn)遠(yuǎn)在招呼我?!?/p>
知故
舊交好友。《后漢書·獨行傳·劉翊》:“﹝ 翊 ﹞又逢知故困餒於路,不忍委去,因殺所駕牛,以救其乏?!薄度龂尽の褐尽す軐巶鳌罚骸俺酰?寧 妻先卒,知故勸更娶?!薄段簳ぴ鮽鳌罚骸凹?熙 將死,復(fù)與知故書。”
巧智詐偽?!肚f子·刻意》:“去知與故,循天之理?!?王先謙 集解:“《管子·心術(shù)篇》:‘去智與故’,此用其語。”《文子·十守》:“休精神,去知故,無好無憎,是謂大通。”《淮南子·主術(shù)訓(xùn)》:“木擊折轊,水戾破舟,不怨木石而罪巧拙者,知故不載焉?!?高誘 注:“言木石無巧詐,故不怨也?!?/p>
陳師道名句,十八日潮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