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白居易《早寒》
黃葉聚墻角,青苔圍柱根。
被經(jīng)霜后薄,鏡遇雨來昏。
半卷寒檐幕,斜開暖閣門。
迎冬兼送老,只仰酒盈尊。
注釋參考
迎冬
(1).古代祭禮之一。古人以冬與五方之北、五色之黑相配,故于立冬日,天子率百官出北郊祭 黑帝 ,迎接冬日到來?!抖Y記·月令》:“﹝孟冬之月﹞立冬之日,天子親帥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於北郊。” 鄭玄 注:“迎冬者,祭 黑帝 葉光紀(jì) 於北郊之兆也。”《后漢書·祭祀志中》:“立冬之日,迎冬于北郊,祭 黑帝 玄冥 ,車旗服飾皆黑?!?/p>
(2).猶入冬。 唐 李商隱 《陳后宮》詩(shī):“侵夜鸞開鏡,迎冬雉獻(xiàn)裘?!?/p>
送老
(1).養(yǎng)老;怡老。 唐 杜甫 《秦州雜詩(shī)》之十四:“何時(shí)一茅屋,送老白云邊?!?唐 李商隱 《杜工部蜀中離席》詩(shī):“美酒 成都 堪送老,當(dāng)罏仍是 卓文君 ?!?宋 蘇軾 《送王敏仲北使》詩(shī):“吾生如寄耳,送老天一方?!?/p>
(2).猶送終。 元 李文蔚 《燕青博魚》第四折:“一齊的去那 皖子城 中送老?!薄段饔斡洝返谌兀骸鞍寻遵R賣了,買口棺木,與師父送老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二二回:“快替我穿了送老的衣服,我立刻就要去了。”參見“ 送終 ”。
(3).舊時(shí)風(fēng)俗。女嫁之夕,女伴為之送別,謂送之與丈夫偕老。 宋 周去非 《嶺外代答》卷四:“ 嶺 南嫁女之夕,新人盛飾廟坐,女伴亦盛飾夾輔之,迭相歌和,含情凄惋,各致殷勤,名曰‘送老’,言將別年少之伴,送之偕老也?!?/p>
白居易名句,早寒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先將掇其英,秋逕未能有作者:梅堯臣作品:八日就湖上會(huì)飲呈晏相公
- 虛空感、上真加衛(wèi)。
- 移檜托禪子,攜家上赤城作者:廖融作品:贈(zèng)天臺(tái)逸人
- 洛橋風(fēng)暖細(xì)翻衣,春引仙官去玉墀。作者:杜牧作品:洛中監(jiān)察病假滿送韋楚老拾遺歸朝
- 金谷樓高愁欲墜,斷腸誰把玉龍吹
- 憶我初來時(shí),草木向衰歇。
- 嬪御逞妖嬈,飛燕女,太真妃,一樣新妝就
- 政成興足告即歸,門前便是家山道。作者:呂溫作品:道州春游歐陽(yáng)家林亭
- 草色潤(rùn)如酥,看取焦枯活作者:鄭剛中作品:庚午臘中苦寒不雪不雪嶺南之常而苦寒為希有
- 由來轉(zhuǎn)物得三昧,政爾成風(fēng)聊一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