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蒲壽宬《和博古直五首》:
迂疏我何有,然諾君不輕。
卓爾異眾嗜,矧茲藹文鳴。
面壁愧空腹,伐木思友生。
方當(dāng)與世混,疇能別涇清。
奚因一簪盍,使此雙眼明。
欲引萬古脈,賴君辨豨苓。
注釋參考
簪盍
《易·豫》:“勿疑,朋盍簪?!?朱熹 本義:“然又當(dāng)至誠不疑,則朋類合而從之矣。”后因以“簪盍”謂朋友相聚。 宋 王十朋 《蓬來閣賦》:“天高氣肅,秋色平分,簪盍良朋,把酒論文?!?明 李東陽 《齋居和亨父用杜韻》之二:“舊堂簪盍地,夢醒不知年。”
眼明
(1).眼力好;看得清楚。 唐 白居易 《初除尚書郎脫刺史緋》詩:“頭白喜拋黃草峽,眼明驚坼紫泥書?!?宋 陸游 《新辟小園》詩之二:“眼明身健殘年足,飯軟茶甘萬事忘?!?/p>
(2).猶眼紅。激怒的樣子。 魯迅 《故事新編·鑄劍》:“仇人相見,本來格外眼明,況且是相逢狹路。”
(3).方言。羨慕。 韓起祥 《劉巧團圓》:“她不滿意咱,咱也不眼明她?!?/p>
蒲壽宬名句,和博古直五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