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先秦韓非《扁鵲見蔡桓公》:
扁鵲見蔡桓公,立有間,扁鵲曰:“君有疾在腠理,不治將恐深。
”桓侯曰:“寡人無疾。
”扁鵲出,桓侯曰:“醫(yī)之好治不病以為功!” 居十日,扁鵲復(fù)見,曰:“君之病在肌膚,不治將益深。
”桓侯不應(yīng)。
扁鵲出,桓侯又不悅。
居十日,扁鵲復(fù)見,曰:“君之病在腸胃,不治將益深。
”桓侯又不應(yīng)。
扁鵲出,桓侯又不悅。
居十日,扁鵲望桓侯而還走。
桓侯故使人問之,扁鵲曰:“疾在腠理,湯熨之所及也;在肌膚,針石之所及也;在腸胃,火齊之所及也;在骨髓,司命之所屬,無奈何也。
今在骨髓,臣是以無請也。
” 居五日,桓侯體痛,使人索扁鵲,已逃秦矣。
桓侯遂死。
注釋參考
骨髓
骨髓 (gǔsuǐ) 一種軟而富含各種血細胞的結(jié)締組織,占據(jù)大多數(shù)骨的骨髓腔和網(wǎng)眼部分 marrow 比喻人民的血汗和勞動果實 wealth 敲剝天下之骨髓,離散天下之子女,以奉我一人之淫樂?!濉?黃宗羲《原君》是以
是以 (shìyǐ) 所以;因此 consequently;therefore 舉世混濁而我獨清,眾人皆醉而我獨醒,是以見放?!妒酚洝でZ生列傳》韓非名句,扁鵲見蔡桓公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