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元鑒《金陵懷古》:
英雄戰(zhàn)守幾春秋,虎踞龍蟠古石頭。
北固只憑江水在,中原長對夕陽愁。
曹劉謾有經(jīng)營志,王謝空遺富貴羞。
舉目便懷千古恨,鳳凰臺上不須游。
注釋參考
舉目
舉目 (jǔmù) 抬眼看 raise the eyes 舉目四望千古恨
猶千載恨。 元 尹廷高 《會稽古陵》詩:“牧竪亡羊千古恨, 九疑 山下一沾衣。” 明 夏完淳 《即事》詩之一:“胡笳千古恨,一片月臨城?!?/p>
鳳凰臺
(1).古臺名。在今 江蘇省 南京市 南面。 唐 李白 《登金陵鳳凰臺》詩:“ 鳳凰臺 上鳳凰游,鳳去臺空 江 自流?!?王琦 注:“《江南通志》: 鳳凰臺 ,在 江寧 府城內(nèi)之西南隅,猶有陂陀,尚可登覽。 宋 元嘉 十六年,有三鳥翔集山間,文彩五色,狀如孔雀,音聲諧和,眾鳥羣附,時人謂之鳳凰。起臺于山,謂之 鳳凰臺 。山曰 鳳臺山 ,里曰 鳳凰里 ?!?宋 劉過 《題潤州多景樓》詩:“一朝放浪 金陵 去, 鳳凰臺 上望 長安 。”
(2).古臺名。在 甘肅省 成縣 東南的 鳳凰山 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漾水》:“﹝ 鳳溪水 ﹞上承 濁水 於 廣業(yè)郡 ,南逕 鳳溪 中,有二石雙高,其形若闕, 漢 世有鳳凰至,故謂之 鳳凰臺 ?!?唐 杜甫 《鳳凰臺》詩:“亭亭 鳳凰臺 ,北對 西康州 。”
(3).指宮苑中的樓臺。 唐 駱賓王 《上吏部侍郎帝京篇》:“復(fù)道斜通鳷鵲觀,交衢直指鳳凰臺?!?唐 沉佺期 《壽陽王花燭》詩:“可憐桃李樹,更遶鳳凰臺?!眳⒁姟?鳳臺 ”。
不須
不用;不必。《后漢書·逸民傳·周黨》:“臣聞 堯 不須 許由 、 巢父 ,而建號天下; 周 不待 伯夷 、 叔齊 ,而王道以成。” 唐 張志和 《漁父歌》:“青篛笠,緑蓑衣,斜風(fēng)細(xì)雨不須歸?!薄毒劳ㄑ浴とf秀娘仇報山亭兒》:“哥哥若到 襄陽府 ,怕你不須見我爹爹媽媽?!?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二:“他養(yǎng)著四大盆石榴,兩盆夾竹桃,和許多不須費(fèi)力而能開花的小植物。”
陳元鑒名句,金陵懷古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