良民皆逐末,茲事誰用長
出自宋代梅堯臣《送張圣民學士知登州》:
慕君才行美,風義亦倜儻。
在遠恨未逢,既近不屢往。
非以近為輕,恃易遂成曩。
倏為東牟守,別我駐征鞅。
又作千里遙,依然復懷想。
昔聞之罘山,秦碑元有兩。
一存東頂中,一在西頂上。
篆實丞相斯,缺剝不可仿。
愿言試歷覽,聞見欲以廣。
海晴望石橋,神仙事欻怳。
始皇安得長,陰怪役罔象。
橋斷水無涯,焉知有方丈。
邇者地出金,發(fā)掘懷沃壤。
良民皆逐末,茲事誰用長。
凡為二千石,唯在勸耕紡。
幸君經(jīng)術(shù)高,教化人所仰。
注釋參考
良民
良民 (liángmín) 舊時指一般的平民(區(qū)別于賤民) common people 舊時指安分守己的善良百姓 law-abiding people逐末
指經(jīng)商。古以農(nóng)業(yè)為本務,商賈為末務,故稱?!稘h書·食貨志下》:“民心動搖,棄本逐末,耕者不能平,姦邪不可禁,原起於錢?!薄稌x書·熊遠傳》:“自喪亂以來,農(nóng)桑不修,游食者多,皆由去本逐末故也?!?宋 梅堯臣 《送張圣民學士知登州》詩:“良民皆逐末,茲事誰用長?” 清 何琇 《樵香小記·屠者以骨革納官》:“使利薄而民不趍,所以抑逐末之業(yè),而省無故之殺?!?/p>
用長
(1).運用其所長。《晉書·劉隗傳》:“ 周弘武 巧於用短, 杜方叔 拙於用長?!?/p>
(2).使用長武器?!豆茏印けā贰敖唐涫忠蚤L短之利” 唐 尹知章 注:“長兵短兵,各有所利。遠用長,近用短也?!?/p>
梅堯臣名句,送張圣民學士知登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