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梅堯臣《和吳沖卿元會》:
千官宮車馬閶闔來,晝漏始上閶闔開。
峨峨左右升龍進,昨夜雪飛云作堆。
殿前冠劍魚鱗立,東風(fēng)入仗旗腳回。
黃鍾一奏寶扇掩,玳宮卷起香霧排。
鳴梢未盡霹靂響,翠輦已退黃金階。
圣人端冕御法座,大樂旅作聲和諧。
群公拚蹈丹墀下,尚宮奏瑞四夷懷。
乘輿卻入更衣合,通天絳袍升玉榻。
百拜稱觴萬歲聞,兩廊賜食簪裾匝。
曲傳大定舞綴疏,波旋煙斂飭宮車。
衛(wèi)官解嚴多士退,日光停午氣象舒。
吳君才筆天下杰,歸來作詩傳石渠。
石渠秘邃無凡愚,石渠酬唱皆嚴徐。
我慚短學(xué)復(fù)在后,收拾掇棄聊以宮。
注釋參考
圣人
圣人 (shèngrén) 德高望重、有大智、已達到人類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,有時也專指孔子 sage 古之圣人,其出人也遠矣?!啤?韓愈《師說》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,不法????!俄n非子·五蠹》 封建時代對君主的尊稱 emperor 待圣人之出而投繯道路,不可謂非五人之力也。——明· 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端冕
玄衣和大冠。古代帝王、貴族的禮服?!抖Y記·樂記》:“吾端冕而聽古樂,則唯恐臥;聽 鄭 衛(wèi) 之音,則不知倦。” 鄭玄 注:“端,玄衣也?!?孔穎達 疏:“云‘端,玄衣也’者,謂玄冕也。凡冕服,皆其制正幅,袂二尺二寸,袪尺二寸,故稱端也。”《國語·楚語下》:“圣王正端冕,以其不違心,帥其羣臣精物以臨監(jiān)享祀,無有苛慝於神者,謂之一純。” 韋昭 注:“端,玄端之服。冕,大冠也?!?唐 楊巨源 《元日呈李逢吉舍人》詩:“稱觴山色和元氣,端冕爐香疊瑞煙。” 唐 黃滔 《白日上昇賦》:“揮毫而金簡初載,端冕而玉皇有佇?!?/p>
法座
正座。君主聽政之處?!稘h書·梅福傳》:“當(dāng)戶牖之法座,盡平生之愚慮?!?顏師古 注:“法座,正座也,聽朝之處?!?/p>
大樂
古代指典雅莊重的音樂。用于帝王祭祀、朝賀、燕享等典禮。《禮記·樂記》:“大樂與天地同和,大禮與天地同節(jié)。” 漢 徐干 《中論·治學(xué)》:“大樂之成非取乎一音?!?唐 皮日休 《憂賦》:“大樂既沒,淫聲是起?!?/p>
(1).極大的快樂?!抖陶Z錄》卷二:“ 孟子 言萬物皆備於我,須反身而誠,乃為大樂。”
(2).指共同的快樂。 康有為 《大同書》甲部緒言:“徧觀世法,捨大同之道而欲救生人之苦,求其大樂,殆無由也?!?/p>
官名。 秦 漢 奉常(太常)屬官有大樂令。 東漢 永平三年改大樂為大予樂,凡國祭祀掌其奏樂及大饗之樂舞。歷代因之。 宋 有大樂令, 元 有大樂署, 明 置神樂觀,亦屬太常。參閱《通典·職官七》、《續(xù)通典·職官七》。
作聲
(1).謂開口說話?!赌淆R書·王敬則傳》:“ 敬則 謂眾曰:‘卿諸人欲令我作何計?’莫敢先答。防閤 丁興懷 曰:‘官秖應(yīng)作耳?!?敬則 不作聲。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一:“ 滿生 見説,心下吃驚,半晌作聲不得?!?沉從文 《從文自傳·我上許多課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書》:“不必作聲告饒,也不必惡聲相罵?!?/p>
(2).發(fā)出聲響。 晉 葛洪 《神仙傳·葛玄》:“口中飯盡成大蜂數(shù)百頭,飛行作聲?!?/p>
和諧
和諧 (héxié) 和睦協(xié)調(diào) harmonious 和諧的氣氛 和諧的關(guān)系梅堯臣名句,和吳沖卿元會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