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學元無偽,標名徒爾勞
出自宋代趙蕃《過潼川之飛烏縣見余干丞相題驛舍詩有感次韻》:
道學元無偽,標名徒爾勞。
孤忠天不管,一死世尤高。
未洗邊庭血,先焚董腹膏。
亂離元有自,附壁為三號。
注釋參考
道學
道學 (dàoxué) 宋代儒家周敦頤、張載、程顥、程頤、朱熹等的哲學思想 a Confucian school of philosophy of the Song dynasty 形容迂腐守舊 affectedly moral 假道學標名
題名;顯名。《后漢書·儒林傳序》:“若師資所承,宜標名為證者,乃著之云?!?唐 谷神子 《<博異志>序》:“非徒但資笑語,抑亦粗顯箴規(guī),或冀逆耳之辭,稍獲周身之誡。只同求己,何必標名。是稱 谷神子 ?!薄杜f唐書·列女傳·楚王靈龜妃上官氏》:“丈夫以義烈標名,婦人以守節(jié)為行?!?/p>
徒爾
徒然,枉然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述異記》卷四:“石犬不可吠,銅駞徒爾為?!?唐 李頎 《放歌行答從弟墨卿》:“徒爾當年聲籍籍,濫作詞林兩京客?!?宋 王禹偁 《感流亡》詩:“文翰皆徒爾,放逐固宜然。” 明 方孝孺 《祭宋仲珩》:“乃知小人,徒爾紛紛。” 朱琦 《感事》詩:“難虞正須才,孤憤亦徒爾?!?/p>
趙蕃名句,過潼川之飛烏縣見余干丞相題驛舍詩有感次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