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聲久飛揚(yáng),寰海共傾竚
出自宋代李呂《上黃端明壽詩以竚期三入后一品見玄孫為韻》:
英聲久飛揚(yáng),寰海共傾竚。
學(xué)者仰泰山,蒼生待霖雨。
注釋參考
英聲
(1).美好的名聲。 漢 司馬相如 《封禪文》:“俾萬世得激清流,揚(yáng)微波,蜚英聲,騰茂實(shí)?!?唐 王迥 《同孟浩然宴賦》詩:“ 屈 宋 英聲今止已,江山繼嗣多才子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思陵長公主挽詩》:“英聲超北地,雅操邁東鄉(xiāng)。”
(2).指悠揚(yáng)悅耳的聲音。 三國 魏 嵇康 《琴賦》:“英聲發(fā)越,采采粲粲。”
飛揚(yáng)
飛揚(yáng) (fēiyáng) 飛舞;飄揚(yáng) rise;fly upward 塵土飛揚(yáng) 紙灰飛揚(yáng),朔風(fēng)野大,阿兄歸矣?!濉?袁枚《祭妹文》寰海
海內(nèi);全國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為建平王慶明帝疾和禮上表》:“仁鑄蒼岳,道括寰海?!?唐 韓愈 《為韋相公讓官表》:“毫釐之差,或致弊於寰海;晷刻之誤,或遺患於歷年。”《水滸傳》第三二回:“仁兄禮賢下士,結(jié)納豪杰,名聞寰海,誰不欽敬!” 清 龔自珍 《地丁正名》:“寰海之內(nèi),無一人不復(fù)者也,仁莫大焉!”
李呂名句,上黃端明壽詩以竚期三入后一品見玄孫為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