趁潮生處先拋網,臥月明中不脫簑
出自宋代劉克莊《竹溪評余近詩發(fā)藥甚多次韻》:
趁潮生處先拋網,臥月明中不脫簑。
晚學銅人緘不語,早知鐵漢鈍難磨。
囁嚅吾欲多長慶,鉤畫君真逼永和。
自剔燈花看吟草,夜闌不覺曉牌過。
注釋參考
生處
(1).生長的地方。 唐 李咸用 《苔》詩:“幾年風雨跡,疊在石孱顏。生處景長靜,看來情儘閒?!?金 元好問 《野谷道中懷昭禪師》詩:“説向阿師應被笑,人生生處果難忘?!?元 曹之謙 《送李郭二子還鄉(xiāng)》詩:“喪亂身為客,淹流淚滿衣。亦知生處樂,未卜有年歸?!?/p>
(2).指聚集之處。 唐 杜牧 《山行》詩:“遠上寒山石徑斜,白云生處有人家。”
(3).佛教謂轉世輪回之處?!段簳め尷现尽罚骸吧茞荷幏灿辛姥??!?/p>
(4).指轉生之處。 元 覺岸 《釋氏稽古略》卷二:“﹝ 道安法師 ﹞正月晦日命門徒具浴。忽有異僧出入隙中。 安 以生處問之,僧指西北,云即開,見樓閣如幻出,曰:‘彼兜率天也?!?/p>
(5).產地。 清 翟灝 《通俗編·貨財》:“生處不如聚處。”
明中
(1).明燭中天。極言首飾之閃爍光華。 漢 王粲 《七釋》:“戴明中之羽雀,雜華鑷之葳蕤。珥照夜之雙璫,煥焴爚以垂暉。”
(2).通曉星象歷法。中,指中星。 南朝 梁 陸倕 《石闕銘》:“乃命審曲之官,選明中之士,陳圭置臬,瞻星揆地,興復表門,草創(chuàng)華闕。”
不脫
(1).不會脫落。《老子》:“善建者不拔,善抱者不脫?!?/p>
(2).用于動詞之后,表示擺脫不掉。 唐 顧況 《行路難》之三:“ 秦皇 漢武 遭不脫,汝獨何人學神仙?”《水滸傳》第二回:“他若得知,須走不脫?!?孫犁 《白洋淀紀事·雜樓》:“我估計你這兔崽子就跑不脫?!?/p>
劉克莊名句,竹溪評余近詩發(fā)藥甚多次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