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啟之《謝張蕓窗》:
夜深檛鼓醉紅裙,半世侯門熟稔聞。
自是東籬窺宋玉,非關(guān)司馬挑文君。
蒼頭誤送香羅帕,簧舌翻成貝錦文。
幸賴?yán)铣沙峙c力,一帆安穩(wěn)過溪云。
注釋參考
蒼頭
(1).指以青巾裹頭的軍隊?!稇?zhàn)國策·魏策一》:“今竊聞大王之卒,武力二十餘萬,蒼頭二千萬?!薄妒酚洝ろ椨鸨炯o(jì)》:“少年欲立 嬰 便為王,異軍蒼頭特起。” 裴駰 集解引 應(yīng)劭 曰:“蒼頭特起,言與眾異也。蒼頭,謂士卒皁巾,若赤眉、青領(lǐng),以相別也?!?清 趙翼 《擬老杜諸將》詩:“萑苻未掃一年遲,特起蒼頭又幾支?!?/p>
(2).指奴仆?!稘h書·鮑宣傳》:“使奴從賓客漿酒霍肉,蒼頭廬兒皆用致富?!?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:“ 漢 名奴為蒼頭,非純黑,以別於良人也?!?前蜀 貫休 《少年行》:“卻捉蒼頭奴,玉鞭打一百?!薄独蠚堄斡洝返诰呕兀骸霸捬晕戳耍n頭送上茶來?!?/p>
(3).言頭發(fā)斑白。指年老的人。 唐 王維 《送高判官從軍赴河西序》:“蒼頭老將,持 漢 節(jié)以臨戎;白面書生,坐胡床而破賊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王六郎》:“蒼頭稚子畢集,祖送出村。”
香羅帕
絲織品做的巾帕。 唐 杜甫 《驄馬行》:“赤汗微生白雪毛,銀鞍卻覆香羅帕?!薄毒劳ㄑ浴ね鯆甥[百年長恨》:“看時,乃是侍兒來尋香羅帕的。生見其三回五轉(zhuǎn),意興已倦,微笑而言:‘小娘子!羅帕已入人手,何處尋覓?’”
簧舌
簧舌 (huángshé) 管風(fēng)琴內(nèi)或管樂器內(nèi)huang{1~1}片可自由振動的一端 tongue貝錦
(1).指像貝的文采一樣美麗的織錦。《文選·左思<蜀都賦>》:“貝錦斐成,濯色江波。” 劉逵 注:“貝錦,錦文也。 譙周 《益州志》云:‘ 成都 織錦既成,濯於江水,其文分明,勝於初成,他水濯之,不如江水也。’” 唐 李德裕 《斑竹管賦》:“始裁截以成管,因天資而具美;疑貝錦之濯波,似餘霞之散綺?!?清 顧汧 《桃源賦》:“若貝錦之澄鮮,而濯色於江渚?!?/p>
(2).喻誣陷他人、羅織成罪的讒言。《詩·小雅·巷伯》:“萋兮斐兮,成是貝錦?!?朱熹 集傳:“言因萋斐之形,而文致之以成貝錦,以比讒人者因人之小過而飾成大罪也?!薄吨軙び钗臏y傳》:“ 太祖 怒曰:‘ 測 為我安邊,吾知其無貳志,何為間我骨肉,生此貝錦!’乃命斬之?!?明 李開先 《事定公評后序》:“貝錦百端,讒舌千丈,始之者一線,而引之者滔天?!?康有為 《敬謝天恩并統(tǒng)籌全局折》:“交章飛文,變亂黑白,誣攻新政,貝錦如織?!?/p>
劉啟之名句,謝張蕓窗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