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方回《馬惜蹄》:
家居豈不好,事此鞍與羈。
春前三日雨,仆夫畏深泥。
江南萬山中,岡嶺互高低。
踏土不踏石,馬亦惜其蹄。
野逈暮有虎,村荒晨無雞。
升斗安所糴,囊杰千里赍。
身汝不自愛,茹荼甘旅棲。
曰予匪得已,伐木詩有稽。
交誼重金石,星霜悵分攜。
一覿庚夙愿,投老歌歸兮。
注釋參考
踏石
(1).踏腳的石頭。安置于淺水難行之處,便于行走。 孫犁 《白洋淀紀事·吳召兒》:“不用說 雁北 那趟不完的冷水小河,登不住的冰滑踏石,轉不盡的陰山背后?!?/p>
(2).舊時 陜西 端午節(jié)的一種民俗。 明 朱國禎 《涌幢小品·節(jié)令》:“五月五日, 江 南曰競渡, 陜西 洋縣 曰踏石。”
方回名句,馬惜蹄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