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類:

作者:

體裁:

沈約古詩文作品
朝代:南北朝,已收錄277篇
沈約(441~513年),字休文,漢族,吳興武康(今浙江湖州德清)人,南朝史學(xué)家、文學(xué)家。出身于門閥士族家庭,歷史上有所謂“江東之豪,莫強周、沈”的說法,家族社會地位顯赫。祖父沈林子,宋征虜將軍。父親沈璞,宋淮南太守,于元嘉末年被誅。沈約孤貧流離,篤志好學(xué),博通群籍,擅長詩文。歷仕宋、齊、梁三朝。在宋仕記室參軍、尚書度支郎。著有《晉書》、《宋書》、《齊紀(jì)》、《高祖紀(jì)》、《邇言》、《謚例》、《宋文章志》,并撰《四聲譜》。作品除《宋書》外,多已亡佚。
問:沈約的名句有哪些?
答:沈約名句大全
人物評價
詩文之外,工于書法,精研佛理,通曉史學(xué),著作甚豐。著有《晉書》、《宋書》、《齊紀(jì)》、《高祖紀(jì)》、《邇信》、《宋世文章志》以及《四聲譜》等。文學(xué)創(chuàng)作以詩為主,今存170余首。樂府詩47首,多內(nèi)容貧乏、辭藻艷麗,部分受南朝民歌影響,感情真摯、形式活潑,頗具特色。另有少量山水詩和贈別詩,構(gòu)思精巧,時見名句,藝術(shù)技巧上富有獨創(chuàng)性。如《別范安城》、《游沈道士館》。鐘嶸稱其藝術(shù)風(fēng)格為“長于清怨”(《詩品》)。著有《四聲譜》,與謝朓等人在齊梁漢語音韻學(xué)已有相當(dāng)發(fā)展的基礎(chǔ)上,共創(chuàng)“永明體”,用四聲八病之說,歸納出比較完整的詩歌聲律理論,促進了古體詩向近體詩的過渡,為五言律詩的正式形成開辟了通途,并影響到駢文。從而確立了齊梁文壇領(lǐng)袖的地位。《梁書·沈約傳》和《南史·沈約傳》載其詩文100卷,大部已佚。明代張溥輯有《沈隱侯集》,嚴(yán)可均《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》輯有遺文8卷。
沈約古詩文(第1頁):
- 去秋三五月。今秋還照梁。今春蘭蕙草。來春復(fù)吐芳。悲哉人道異。一謝永銷亡。簾屏既毀撤。帷席更施張。游塵掩虛座。孤帳覆空床。萬事無不盡。徒令存者傷。
- 旅游媚年春。年春媚游人。徐光旦垂彩。和露曉凝津。時嚶起稚葉。蕙氣動初蘋。一朝阻舊國。萬里隔良辰。
- 發(fā)蕚九華隈。開跗寒露側(cè)。氤氳非一香。參差多異色。宿昔寒飚舉。摧殘不可識。霜雪交橫至。對之長嘆息。
- 扶道覓陽春。相將共攜手。草色猶自腓。林中都未有。無事逐梅花??战绦艞盍G覐?fù)歸去來。含情寄杯酒。
- 秦穩(wěn)吐絕調(diào)。玉柱揚清曲。弦依高張斷。聲隨妙指續(xù)。徒聞音繞梁。寧知顏如玉。
- 北斗闌干去。夜夜心獨傷。月輝橫射枕。燈光半隱床。
- 危峯帶北阜。高頂發(fā)南岑。中有陵風(fēng)榭?;赝ㄖ?。岸險每增減。湍平互淺深。水流本三派。臺高乃四臨。上有離羣客??陀心綒w心。落暉映長浦。炴景燭是潯。云生嶺乍黑。日下溪半陰。信美非吾土。何事不抽簪。
- 分空臨澥霧。披遠望滄流。八桂曖如畫。三桑眇若浮。煙極希丹水。月遠望青丘。
- 團扇復(fù)團扇。持許自障面。憔悴無復(fù)理。羞與郎相見。


詩詞推薦:
評論
發(fā)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