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嵲《送趙公望入蜀》:
異世黃叔度,宗支劉辟疆。
相看不覺厭,此別詎能忘。
四海兵戈滿,山川道路長。
去留無上策,分手鬢毛蒼。
注釋參考
四海
四海 (sìhǎi) 指全國各地 the whole country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,信義著于四海?!度龂尽ぶT葛亮傳》 大閹之亂,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,四海之大,有幾人歟?——明· 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 指世界各地 the whole world 放之四海而皆準 豪放、豁達 unconstrained 老牛說:“真是大手筆,四海得很”兵戈
(1).指兵器。 唐 李白 《大獵賦》:“韜兵戈,火網罟?!?/p>
(2).指戰(zhàn)爭。 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闔閭內傳》:“欲興兵戈,以誅暴 楚 。”《后漢書·獨行傳·譙玄》:“時兵戈累年,莫能脩尚學業(yè)。”《三國演義》第九六回:“今四方分爭,兵戈方始,若復廢法,何以討賊耶?” 清 周亮工 《即席次韻贈信州周公鼎》詩:“兵戈十載后,窮巷遠游人?!?/p>
(3).指軍隊。 唐 黃滔 《景陽井賦》:“玉樓之絲管宵咽,桂岸之兵戈晝逼?!?宋 岳飛 《奉詔移偽齊檄》:“順逆二途,蚤宜擇處。兵戈既逼,雖悔何追?!?/p>
山川
山川 (shānchuān) 山岳、江河 mountains and rivers—landscape 祖國壯麗的山川路長
路途遙遠。 宋 李清照 《漁家傲》詞:“我報路長嗟日暮,學詩謾有驚人句?!?/p>
明 清 時少數(shù)民族的首領。 清 魏源 《圣武記》卷一:“ 天命 三年, 東海 虎爾哈 路長率百戶來朝?!?/p>
張嵲名句,送趙公望入蜀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