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舒岳祥《巖間宴坐》:
蛩泣草根露,鶴鳴松頂風(fēng)。
標(biāo)格既有異,音韻那能同。
我家水石村,圓月出中峰。
樵子時往還,野客多仙蹤。
杳杳林表磬,冥冥巖下鐘。
霧重時作雨,衣翠濕重重。
孔竅明似藕,肌骨通玲瓏。
巖花時嗅馥,掩冉紛青紅。
萬葉互戛擊,琴瑟間笙鏞。
我當(dāng)大悶時,一嘯來清風(fēng)。
鳳鳴相應(yīng)和,龍吟諧律筒。
竅竹去其節(jié),清響合商宮。
累黍以為律,旋變?yōu)闊o窮。
仙人授刀尺,度數(shù)合纖洪。
此訣留巖石,千古蒼苔封。
注釋參考
累黍
(1).古代以黍粒為計量基準(zhǔn)。累黍,謂按一定方式排列黍粒以定分、寸、尺及音律律管的長度;同時定合、升、斗、斛以計容量,定銖、兩、斤、鈞、石以計重量。三者互相參校。見《漢書·律歷志上》?!顿Y治通鑒·隋文帝開皇九年》:“﹝ 鄭譯 ﹞與 邳公 世子 蘇夔 累黍定律。” 明 張煌言 《鄉(xiāng)薦經(jīng)義·權(quán)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》:“積其空圍斯累黍定而規(guī)式昭?!?/p>
(2).指極微小之量。 唐 司空圖 《成均諷》:“探靈測化,但累黍而無差。” 梁啟超 《變法通議·論不變法之害》:“大地萬國,上下百年間,強盛弱亡之故,不爽累黍?!?/p>
纍黍:1.累列或累積黍粒。古代計量方法之一種。其法列黍以定分、寸、尺等及音樂律管之長度;累黍以定合、升、斗等容積,銖、兩、斤等重量。見《漢書·律歷志上》、《宋史·律歷志四》。
(2).謂數(shù)量、差距微小之至。 清 周亮工 《書影》卷三:“操舟者日行灘瀨間,巨石森立,矛戟外向,舟觸石罅而出,相去纍黍,輒成齏粉?!?
(3).指累積微量。 宋 劉克莊 《初宿囊山和方云臺韻》:“累黍功名成未易,跳丸歲月去堪驚?!?/p>
以為
以為 (yǐwéi) 認(rèn)為 presume;think;believe;consider 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?!妒酚洝て皆萸淞袀鳌?以為旦噬己也?!啤?柳宗元《三戒》 以為鄙吝?!巍?司馬光《訓(xùn)儉示康》 孤常讀書,自以為大有所益?!顿Y治通鑒》 自以為必死?!顿Y治通鑒·唐紀(jì)》 以為豪。——明· 魏禧《大鐵椎傳》 以為妙絕。——《虞初新志·秋聲詩自序》無窮
無窮 (wúqióng) 沒有窮盡;沒有止境 infinite;boundless;inexhaustible;endless;interminable;unending 接天蓮葉無窮碧?!巍?楊萬里《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》 樂亦無窮。——清· 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 無窮逸致?!鳌?李漁《閑情偶寄·種植部》 受享無窮?!濉?黃宗羲《原君》 傳之無窮。 后患無窮 無窮的悔恨舒岳祥名句,巖間宴坐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