支策門闌邃,肩輿羽翮低
出自唐代杜甫《水宿遣興奉呈群公》:
魯鈍乃多病,逢迎遠(yuǎn)復(fù)迷。
耳聾須畫字,發(fā)短不勝篦。
澤國雖勤雨,炎天竟淺泥。
小江還積浪,弱纜且長堤。
歸路非關(guān)北,行舟卻向西。
暮年漂泊恨,今夕亂離啼。
童稚頻枕札,盤餐詎糝藜。
我行何到此,枕直難齊。
高枕翻星月,嚴(yán)城疊鼓鼙。
風(fēng)號聞虎豹,水宿伴鳧鹥。
異縣驚虛往,同人惜解攜。
蹉跎長泛鹢,展轉(zhuǎn)屢鳴雞。
嶷嶷瑚璉器,陰陰枕李蹊。
馀波期救涸,費日苦輕赍。
支策門闌邃,肩輿羽翮低。
自傷甘賤役,誰愍強幽棲。
巨海能無釣,浮云亦有枕。
勛庸思樹立,語默可端倪。
贈粟囷應(yīng)指,登橋柱必題。
丹心老未折,時訪武陵溪。
注釋參考
門闌
亦作“ 門欄 ”。1.門框或門柵欄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亂龍》:“故今縣官斬桃為人,立之門側(cè),畫虎之形,著之門闌?!?清 富察敦崇 《燕京歲時記·剪彩為壺盧》:“又端陽日用綵紙剪成各樣壺盧,倒粘於門闌之上,以洩毒氣。至初五午后,則取而棄之。” 蕭紅 《生死場》十二:“手電燈發(fā)青的光線亂閃著,臨走出門欄,一個 日本 兵在銅帽子下面說中國話:‘也帶走她?!?/p>
(2).借指家門;門庭?!妒酚洝こ兰摇罚骸氨忠刂跛跽h者無先大王,雖 儀 之所甚愿為門闌之廝者亦無先大王。” 唐 杜甫 《李監(jiān)宅》詩之一:“門闌多喜色,女壻近乘龍?!?明 屠隆 《綵毫記·團(tuán)圓受詔》:“草木回春,門闌生喜,報夫君將到,東方千騎?!?/p>
(3).猶師門;權(quán)門。 唐 皎然 《奉和顏使君真卿修韻海畢會諸文士東堂重校》:“外學(xué)宗硯儒,游焉從后進(jìn)。恃以仁恕廣,不學(xué)門欄峻?!?宋 王安石 《賀韓魏公啟》:“瞻望門闌,不任鄉(xiāng)往之至。” 宋 陸游 《福建謝史丞相啟》:“伏念某早出門闌,嘗塵班綴?!?/p>
肩輿
肩輿 (jiānyú) 代步工具,由人抬著走 palanquin;palankeen 導(dǎo)使睿乘肩輿,具威儀?!顿Y治通鑒》。胡注:“肩輿,平肩輿也,人以肩舉之而行。羽翮
(1).指鳥羽。翮,羽軸下段不生羽瓣而中空的部分。《周禮·地官·羽人》:“羽人掌以時徵羽翮之政于山澤之農(nóng),以當(dāng)邦賦之政令?!?鄭玄 注:“翮,羽本?!薄盾髯印ね踔啤罚骸澳虾t有羽翮、齒革、曾青、丹干焉,然而中國得而財之。”
(2).指翅膀。 南朝 梁 何遜 《仰贈從兄興寧寘南》詩:“相顧無羽翮,何由總奮飛。” 唐 杜甫 《獨坐》詩:“仰羨黃昏鳥,投林羽翮輕。” 李大釗 《平民政治與工人政治》:“若把他的光芒萬丈飛翔上騰的羽翮,拘限于狹隘的唯知論者的公式的樊籠中,決不能得到他那真正的概念。”
(3).泛指鳥類。《史記·樂書》:“羽翮奮,角觡生?!?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羽翮,鳥也。角觡,獸也?!?晉 左思 《魏都賦》:“羽翮頡頏,鱗介浮沉?!?/p>
(4).比喻輔翼或輔佐者。《后漢書·隗囂傳》:“今俊乂并會,羽翮并肩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史傳》:“轉(zhuǎn)受經(jīng)旨,以授於后,實圣文之羽翮,記籍之冠冕也。”
(5).比喻力量。 章炳麟 《秦力山傳》:“ 孫公 之在東國,羽翮未具, 力山 獨先與游?!?/p>
(6).猶飛騰。 宋 蘇泂 《雨中花·懷劉改之》詞:“十載尊前,放歌起舞,人間酒戶詩流。盡期君凌厲,羽翮高秋?!?/p>
(7).指翼星?!妒酚洝ぬ旃贂罚骸耙頌橛痿?,主遠(yuǎn)客?!?/p>
杜甫名句,水宿遣興奉呈群公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3途景漫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