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白居易《白發(fā)》
白發(fā)知時(shí)節(jié),暗與我有期。
今朝日陽里,梳落數(shù)莖絲。
家人不慣見,憫默為我悲。
我云何足怪,此意爾不知。
凡人年三十,外壯中已衰。
但思寢食味,已減二十時(shí)。
況我今四十,本來形貌羸。
書魔昏兩眼,酒病沉四肢。
親愛日零落,在者仍別離。
身心久如此,白發(fā)生已遲。
由來生老死,三病長相隨。
除卻念無生,人間無藥治。
注釋參考
寢食
睡覺和吃飯。亦用以泛指日常生活。《列子·天瑞》:“ 杞國 有人憂天地崩墜,身亡所寄,廢寢食者。”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齋中讀書》詩:“懷抱觀古今,寢食展戲謔。”《水滸傳》第一一六回:“ 宋江 在 桐廬 扎駐寨柵,又見折了 院小二 、 孟康 ,在帳中煩惱,寢食俱廢,夢(mèng)寐不安?!?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上·詞采》:“此等造詣,非可言傳,只宜多購 元 曲,寢食其中,自能為其所化。”
十時(shí)
上古分一晝夜為十時(shí), 秦 漢 始分為十二時(shí)?!蹲髠鳌ふ压迥辍罚骸叭罩?dāng)?shù)十,故有十時(shí),亦當(dāng)十位?!眳⒁姟?十二時(shí) ”。
白居易名句,白發(fā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