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代邵亨貞《點(diǎn)絳唇 高照 先生,宋朝遺老也,嘗有長短》:
每育之,自可想見屯落秋深景物。
近見吳野舟誦,而涵詠不已,有當(dāng)予心,故述即景,且期后約。
極目平蕪,渚寒煙暝秋波遠(yuǎn)。
鳧鶯散亂。
黯黯天涯晚。
蟹壯莼香,村甕家家滿。
頻相見。
幽懷共展。
翦燭巴山館。
注釋參考
翦燭
語出 唐 李商隱 《夜雨寄北》詩:“何當(dāng)共翦西牕燭,卻話 巴山 夜雨時(shí)。”謂剔燭芯。后以“翦燭”為促膝夜談之典。 元 楊載 《題火涉不花同知畫像》詩:“鷫鸘裘暖鳴鞭疾,翡翠簾深翦燭頻。”
巴山
巴山 (Bāshān) 大巴山 Bashan mountain 巴山夜雨漲秋池 這里的“巴山”泛指巴蜀一帶邵亨貞名句,點(diǎn)絳唇 高照 先生,宋朝遺老也,嘗有長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昨夜邀歡樂更無,多才依舊能潦倒。作者:杜甫作品:戲贈(zèng)閿鄉(xiāng)秦少公短歌
- 花錦文章開四面,天人科第上三頭作者:章孝標(biāo)作品:錢塘贈(zèng)武翊黃
- 泠然棹入川流,去天尺五作者:張炎作品:清波引(橫舟·是時(shí)以湖湘廉使歸)
- 人心好惡苦不常,好生毛羽惡生瘡。作者:白居易作品:太行路-借夫婦以諷君臣之不終也
- 便住雙林寺,仍開一草堂。作者:白居易作品:郡齋暇日憶廬山草堂兼寄二林僧社三
- 寄取和羹未晚,卻免教攀折
- 我來龜尋歔歈,人亡但容谷
- 馀波滔天如驚湍,一落其中無全安
- 道路連天遠(yuǎn),笙歌到曉愁作者:唐求作品:邛州水亭夜宴送顧非熊之官
- 蒼龍子孫太繁盛,分領(lǐng)眷屬來渭川作者:文同作品:寄題閬州開元寺澤師竹軒
- 1不詳之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