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曹彥約《落星寺》:
好風(fēng)好雨舊關(guān)情,落在江心不強(qiáng)名。
地盡匡廬猶變現(xiàn),水連彭蠡略崢嶸。
金山但設(shè)魚龍險,滟澦空聞象馬驚。
爭似清暉樓上好,重湖九疊互分明。
注釋參考
金山
(1).產(chǎn)金之山?!赌鲜贰ずD现T國·林邑國》:“其國有金山,石皆赤色,其中生金?!?/p>
(2).比喻人的儀表英俊、德行崇高?!读簳ぶ飚悅鳌罚骸癌z 異 ﹞器宇弘深,神表峯峻。金山萬丈,緣陟未登;玉海千尋,窺映不測?!?/p>
(3).西方之山?!逗鬂h書·馮衍傳下》:“躍青龍於滄海兮,豢bai{1*1}虎於金山。” 李賢 注:“金山,西方之精也?!?/p>
(4).山名。在 江蘇省 鎮(zhèn)江市 西北。古有 氐父 、 獲苻 、 伏牛 、 浮玉 等名, 唐 時 裴頭陀 獲金于江邊,因改名。 南宋 韓世忠 敗 金兀朮 于此山下。 元 薩都剌 《江城玩雪》詩:“千重 鐵甕 成銀甕,一夜 金山 換玉山。” 清 陳維崧 《添字昭君怨·夜泊鑾江》詞:“一點(diǎn) 瓜洲 玉糅,半笏 金山 雪透?!?/p>
(5).山名。在今 上海市 松江縣 附近海中。 宋 吳聿 《觀林詩話》:“ 華亭 并海有 金山 ,潮至則在海中,潮退乃可游山。有 寒穴泉 ,甘冽與 惠山 相埒?!?/p>
魚龍
(1).魚和龍。泛指鱗介水族?!吨芏Y·地官·大司徒》“鱗物” 漢 鄭玄 注:“魚龍之屬?!?北周 庾信 《哀江南賦》:“草木之遇陽春,魚龍之逢風(fēng)雨?!?唐 杜甫 《秋興》詩之四:“魚龍寂寞秋江冷,故國平居有所思?!?明 李贄 《環(huán)陽樓晚眺得碁字》詩:“水底魚龍醒,花間鳥鵲飢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黃河》詩:“白浪日崔嵬,魚龍亦壯哉?!?/p>
(2).指古代百戲雜耍中能變化為魚和龍的猞猁模型。亦為該項(xiàng)百戲雜耍名。《漢書·西域傳贊》:“設(shè)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,作《巴俞》都盧、海中《碭極》、漫衍魚龍、角抵之戲以觀視之。” 顏師古 注:“魚龍者,為舍利之獸,先戲於庭極,畢乃入殿前激水,化成比目魚,跳躍潄水,作霧障日,畢,化成黃龍八丈,出水敖戲於庭,炫燿日光。” 唐 楊炯 《奉和上元酺宴應(yīng)詔》:“百戲騁魚龍,千門壯宮殿?!?宋 蘇軾 《次韻答錢穆父作詩見及》:“魚龍絶伎來千里,斑白遺民數(shù)四朝?!?沉從文 《從文自傳·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》:“我還得經(jīng)過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轎的鋪?zhàn)樱邪酌鏌o常鬼、藍(lán)面閻羅王、魚龍、轎子、金童玉女?!?/p>
(3).古爬行動物名。外形像魚,生于海洋。四肢槳狀,適于游泳。眼大。嘴長,牙齒尖銳,肉食。卵胎生。于侏羅紀(jì)最繁盛。
象馬
(1).象和馬,后常指騎乘。 北魏 楊衒之 《〈洛陽伽藍(lán)記〉序》:“王侯貴臣,棄象馬如脫屣;庶士豪家,捨資財(cái)若遺跡?!币徽f指財(cái)富。見 范祥雍 校注。 南朝 梁 僧祐 《釋迦譜》卷一:“即以金銀雜寶,象馬車乘及以村邑,而用供給此婆羅門?!?北周 庾信 《陜州弘農(nóng)郡五張寺經(jīng)藏碑》:“加以象馬無恡,衣裘是捨。春園柳路,變?nèi)攵U林;蠶月桑津,迴成定水?!?唐 劉禹錫 《送僧仲剬東游兼寄呈靈澈上人》詩:“前時學(xué)得經(jīng)論成,奔馳象馬開禪扃?!?/p>
(2).指海象與海馬。 章炳麟 《訄書·原變》:“鼠游於火,忍熱甚也;海有象馬,噓吸善也?!?/p>
曹彥約名句,落星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