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黃彥平《臨川投贈》:
今休昌黎伯,琳宮尚陸沉。
極知延閣峻,仍記掖垣深。
簡古元和樣,精微正始音。
居然合廊廟,過聽著山林。
注釋參考
極知
極其智慧?!俄n非子·說難》:“周澤未渥也,而語極知,説行而有功則德忘?!?陳奇猷 集釋:“謂所謀之事甚為智慧?!?/p>
通曉,深知。 唐 張守節(jié) 《史記正義·謚法解》:“極知鬼神曰靈。” 唐 蕭妃 《夜夢》詩:“昨日夢君歸,賤妾下鳴機。極知意氣薄,不著去時衣?!?明 袁宏道 《舟中與諸上人談亡友潘雪松事》詩:“極知實落棲真地,不是荒唐渺默鄉(xiāng)?!?/p>
延閣
(1).古代帝王藏書之所。《漢書·藝文志》“於是建藏書之策” 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:“ 劉歆 《七略》曰:‘外則有太常、太史、博士之藏,內(nèi)則有 延閣 、 廣內(nèi) 、 秘室 之府?!?南朝 梁簡文帝 《上昭明太子集別傳等表》:“請備之延閣,藏諸廣內(nèi),永彰茂實,式表洪微?!?/p>
(2).綿延的閣道。《文選·左思<魏都賦>》:“馳道周屈於果下,延閣胤宇以經(jīng)營?!?張載 注:“三臺與法殿,皆閣道相通,直行為經(jīng),周行為營。” 唐 柳宗元 《永州龍興寺東丘記》:“因其曠,雖增以崇臺延閣,廻環(huán)日星,臨瞰風雨,不可病其敞也?!?/p>
(3).延擱。拖延耽擱。《西游補》第十回:“ 行者 周圍一看,又不知打從那一面鏡中跳出,恐怕延閣工夫,誤了師父?!?/p>
掖垣
(1).皇宮的旁垣。 唐 杜甫 《春宿左省》詩:“花隱掖垣暮,啾啾棲鳥過?!?仇兆鰲 注:“掖垣,禁墻也?!?宋 王安石 《次韻祖擇之登紫微閣》之一:“漠漠秋陰護掖垣,青云祗在兩楹間。”
(2). 唐 代稱門下、中書兩省。因分別在禁中左右掖,故稱。后世亦用以稱類似的中央部門?!缎绿茣嗟螺泜鳌罚骸白笥乙丛?,承天子誥命,奉行詳覆,各有攸司?!?宋 陳巖肖 《庚溪詩話》卷上:“ 梁丞相 叔子 , 乾道 初,任掖垣兼講席?!?清 王焜 《虎丘三姜先生祠》詩:“掖垣抗疏觸天威,拜杖淋漓血染衣。”
黃彥平名句,臨川投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