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南北朝沈約《登玄暢樓詩》:
危峯帶北阜。
高頂發(fā)南岑。
中有陵風(fēng)榭。
回望川之陰。
岸險(xiǎn)每增減。
湍平互淺深。
水流本三派。
臺(tái)高乃四臨。
上有離羣客。
客有慕歸心。
落暉映長(zhǎng)浦。
炴景燭是潯。
云生嶺乍黑。
日下溪半陰。
信美非吾土。
何事不抽簪。
注釋參考
落暉
夕陽;夕照。 晉 陸機(jī) 《擬東城一何高》詩:“ 三閭 結(jié)飛轡,大耋嗟落暉?!?唐 司空?qǐng)D 《楊柳枝壽杯詞》詩之十六:“莫言萬緒牽愁思,緝?nèi)¢L(zhǎng)繩繫落暉。” 明 戴笠 《有感》詩:“憑闌盡日思佳句,西北遙瞻是落暉?!?鄧中夏 《過洞庭》詩:“秋水含落暉,彩霞如赤炷?!?/p>
沈約名句,登玄暢樓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