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文蔚《廬山雜詠天池》:
朝登天池峰,暮酌天池水。
一枕僧榻清,鐘磬半空里。
平生此名山,籍籍滿吾耳。
乘興作遠游,杖策自不已。
行行到絕頂,塵世知隔幾。
云煙出其下,渺視猶萬里。
山川與人物,往往盡蒙被。
始疑翻雪濤,混同一彭蠡。
頃刻開一罅,初見山邐迤。
仿佛人世界,未可詳目指。
山中為予言,此地去天咫。
風雨晦冥候,與世殊不似。
霖潦方下作,山頭旋磨議。
云深此埋屋,山下乃不爾。
歷驗予所言,其言亦非詭。
未必隔仙凡,高深實殊軌。
初{1~1}夜現佛燈,數星林末起。
如螢復如炬,或明亦或上。
昔聞頗甚怪,今見乃如此。
寄語登山人,仍須細窮理。
注釋參考
佛燈
供于佛前的燈火。 宋 蘇軾 《是日宿水陸寺寄北山清順僧》詩之一:“農事未休侵小雪,佛燈初上報黃昏。”《西游記》第十七回:“萬籟聲寧,千山鳥絶。溪邊漁火息,塔上佛燈昏?!?清 龔自珍 《一痕沙·錄言》詞:“高閣佛燈青,替鈔經。”
林末
林梢。 南朝 梁 王臺卿 《山池應令》詩:“石幽銜細草,林末度橫柯?!?唐 姚合 《游杏溪蘭若》詩:“戲狖跳林末,高僧住石間?!?/p>
陳文蔚名句,廬山雜詠天池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2哈基跑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