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歐陽修《韓公閱古堂》:
兵閑四十年,士不識金革。
水旱數(shù)千里,民流誰墾辟。
公初來視之,嘻此乃予責。
將法多益辦,萬千由十百。
整齊談笑間,進退有寸尺。
曰此易為耳,在吾繩與墨。
天成而地出,古所重民食。
貯儲非一朝,人命在旦夕。
惟茲將奈何,敢不竭吾力。
木牛尚可運,玉罄猶走糴。
因難乃見材,不止將有得。
公言初未信,終歲考成績。
驕墯識恩威,謳吟起羸瘠。
貔貅著行,倉廩飽堆積。
文章娛閑暇,傳記尋往昔。
英英文與武,粲粲圖四壁。
酒令列諸將,談鋒摧辯客。
周旋顧視間,是不為無益。
循吏一州守,將軍萬夫敵。
於公豈止然,事業(yè)本夔稷。
富壽及黎庶,威名懾夷狄。
當歸廟堂上。
有位久虛席。
大匠不揮斧,眾工隨指畫。
從容任群材,文武各以職。
注釋參考
木牛
(1).古代一種運載工具。即獨輪車。《三國志·蜀志·諸葛亮傳》:“ 亮 復出 祁山 ,以木牛運?!薄杜f五代史·梁書·末帝紀下》:“木牛暫息,則師人有乏爨之憂;流馬盡行,則丁壯有無聊之苦?!?清 宋聚業(yè) 《題南陽旅壁》詩:“時來一夕收銅馬,事去經(jīng)年運木牛?!?/p>
(2).一種耕具。 清 李調(diào)元 《南越筆記·木?!罚骸澳九U?,代耕之器也。以兩人字架施之,架各安轆轤一具,轆轤中繫以長繩六丈,以一鐵環(huán)安繩中,以貫犂之曳鉤,用時,一人扶犂,二人對坐架上,此轉則犂來,彼轉則犂去,一手而有兩牛之力,耕具之最善者也?!?鄭觀應 《盛世危言·技藝》:“ 江慎修 先生制木牛耕田,以木驢代步。”
(3).一種攻城器械。 清 戴名世 《孑遺錄》:“賊奮力攻城,以巨絙聯(lián)木板,藏其下,負以趨,名曰木牛。”
尚可
尚可 (shàngkě) 合格的,能通過檢查的 passable歐陽修名句,韓公閱古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