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克莊《沁園春》:
余少之時(shí),賦如仲宣,檄如孔璋。
也曾觀萬舞,鋪陳商頌,曾聞九奏,制作堯章。
抖擻空囊,存留諫笏,猶帶虛皇案畔香。
今歸矣,省聽雞騎馬,趁早朝忙。
榻前密啟明揚(yáng)。
宰物者方持玉尺量。
元未嘗棄汝,自云耄及,無寧壽我,或者天將。
富有圖書,貧無釵澤,不似安昌列后堂。
新腔好,任伊川看見,非褻穹蒼。
注釋參考
密啟
(1).秘密啟奏、啟稟。《晉書·賈充傳》:“先是 羊祜 密啟留 充 ,及是,帝以語 充 ?!薄对企牌呋`》卷四:“ 婁化 乃因后堂道士 殳季真 密啟之,帝即命使逼取?!?/p>
(2).秘密的書函。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吏部二·辛亥兩察之爭》:“掌 河南道 御史 張京兆 ,具密啟于吏部尚書 孫丕揚(yáng) ,謂 明時(shí) 前疏要挾免察?!?/p>
明揚(yáng)
亦作“ 明敭 ”。 1.公開張揚(yáng)或宣揚(yáng)。《史記·魏其武安侯列傳》:“相提而論,是自明揚(yáng)主上之過?!薄独m(xù)資治通鑒·宋徽宗政和五年》:“比引問於聽事之所,先以疏其過惡,次以明揚(yáng)君父不殺之恩,率皆面闕稽顙再拜以謝?!?/p>
(2).舉用;選拔。《梁書·處士傳·庾詵》:“明敭振滯,為政所先;旌賢求士,夢佇斯急?!?北周 庾信 《謹(jǐn)贈(zèng)司寇淮南公》詩:“小人司刺舉,明敭實(shí)濫吹。” 倪璠 注:“敭,舉也?!?宋 王安石 《節(jié)度使加宣徽》:“比以明揚(yáng),屢更煩使,遂躋膴仕,良副訏謨。” 清 何啟 胡禮垣 《新政論議》:“與其效奔競于權(quán)門,夤緣而竊天家之爵,孰若聽捐資于當(dāng)?shù)?,明揚(yáng)而邀天秩之榮。”
劉克莊名句,沁園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防護(hù)之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