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學予所知,申言以為贐
出自宋代魏了翁《送程叔運高不妄西歸》:
平生為人謀,必以下學進。
必以直道行,聞者或相靳。
子以正教我,而子坐排擯。
跕鳶伴羈酸,再見渠陽閏。
吾心固曉然,其柰無以訓。
紹定二年夏,臨軒策群俊。
似聞甲乙選,參錯吐忠藎。
其間親與友,斯得及叔運。
俱負康時略,恥為諧俗韻。
后先來過我,雙璧墮清峻。
從容扣所言,何心承大問。
聽之不盡篇,胠口復縮頸。
予方以是黜,子乃以是奮。
靳者姑勿道,而予益自信。
人能位天地,人可為堯舜。
氣合如涂涂,道同如印印。
勿憂人不知,長恐己難盡。
春情撩客夢,歸思不可忍。
各趨青油幕,新發(fā)蒼梧軔。
正學予所知,申言以為贐。
注釋參考
正學
謂合乎正道的學說。 西漢 武帝 時,排斥百家,獨尊儒術,始以儒學為正學。《史記·儒林列傳》:“ 公孫子 ,務正學以言,無曲學以阿世!” 宋 李之彥 《東谷所見·異端》:“士君子莫不知崇尚正學,排斥異端?!?明 宋濂 《凝道記下》:“ 秦 漢 以來,正學失傳。” 宋 初 孫復 、 胡瑗 、 石介 以尊 孔子 ,崇《大學》《中庸》,排佛、道為正學。 清 黃宗羲 《宋元學案·泰山學案》:“ 宋 興八十年, 安定 胡先生 、 泰山 孫先生 、 徂徠 石先生 ,始以師道明正學,繼而 濂 洛 興矣。”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