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君歲寒意,裁作秋興詩
出自唐代元稹《酬樂天(時樂天攝尉,予為拾遺)》:
放鶴在深水,置魚在高枝。
升沉或異勢,同謂非所宜。
君為邑中吏,皎皎鸞鳳姿。
顧我何為者,翻侍白玉墀。
昔作蕓香侶,三載不暫離。
逮茲忽相失,旦夕夢魂思。
崔嵬驪山頂,宮樹遙參差。
只得兩相望,不得長相隨。
多君歲寒意,裁作秋興詩。
上言風(fēng)塵苦,下言時節(jié)移。
官家事拘束,安得攜手期。
愿為云與雨,會合天之垂。
注釋參考
寒意
寒意 (hányì) 冷絲絲的感覺 a nip in the air 初春季節(jié)仍有寒意秋興
(1).秋日的情懷和興會。 唐 孟浩然 《奉先張明府休沐還鄉(xiāng)海亭宴集》詩:“何以發(fā)秋興,陰蟲鳴夜階?!?唐 胡曾 《詠史詩·西園》:“高情公子多秋興,更領(lǐng)詩人入醉鄉(xiāng)。” 清 喬可聘 《秋村寄吳柴庵》詩:“蕭條村舍掛藤蘿,隱幾閒吟秋興多?!?/p>
(2).指本有某種感慨,于秋日而發(fā)。 晉 潘岳 《<秋興賦>序》:“僕野人也,偃息不過茅屋茂林之下,談話不過農(nóng)夫田父之客,攝官承乏,猥廁朝列,匪遑底寧,譬猶池魚籠鳥有江湖山藪之思。於是染翰操紙,慨然而賦。于時秋也,以秋興命篇。”
元稹名句,酬樂天(時樂天攝尉,予為拾遺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先生學(xué)道尤溫恭,皎然明月來窗櫳
- 朝罷須裁五色詔,佩聲歸向鳳池頭。作者:王維作品: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
- 一池荷葉衣無盡,兩畝黃精食有余
- 白傳極知兒戲耳,一生水石作奇觀作者:方岳作品:郡宅舊有飛泉湮廢不治予接竹重理之
- 裴回聞夜鶴,悵望待秋鴻作者:盧照鄰作品:西使兼送孟學(xué)士南游
- 臺室名曾繼,旌門節(jié)暫過。作者:令狐楚作品:將赴洛下,旅次漢南,獻上相公二十
- 蝶招裙屐迷荒徑,蝸篆亭臺認斷痕作者:陳三立作品:半淞園坐雨伯夔重伯壽臣及兒子方恪同游
- 長教涼似許,判得住南中作者:曾豐作品:檄充晉康考官舟行薄暮霞光與水相映緬懷諸幕
- 年長心易感,況為憂患纏作者:獨孤及作品:初晴抱琴登馬退山對酒望遠醉后作
- 微聞鈴下騶,竊議馬上郎作者:范成大作品:玉堂寓直曉起書事記直舍老兵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