逝將賣書去,近君營田閭
出自宋代陳造《再次陸子高韻奉寄》:
孰能不書帷,潛心如仲舒。
沒沒視息間,飽食仍懷居。
紛華或交戰(zhàn),進修顧趦趄。
屹立視儕輩,未脫同隊魚。
欲耕我無由,生計付束書。
推卷了無得,每嗟吾負渠。
日月駒隙過,持事猶姑徐。
衰晚時用少,倖直女罵予。
拙憐官路澀,貧覺交情疎。
沈沈王侯宅,進步終踟躕。
所悲名不稱,暇計家無儲。
一官劣自庇,晉如復(fù)摧如。
犂頭足膏澤,良田本榛墟。
洪鐘忍不扣,妙意誰為紓。
纖缺間眾美,狐裘羔為裾。
而我空無有,一饋九嘆余。
眼中今士龍,才業(yè)世舍諸。
椽筆將精騎,詩來真搗虛。
陳前眩錦繡,論報乏瑤琚。
應(yīng)以巴人歌,跼蹐疑見祛。
逝將賣書去,近君營田閭。
更仆懷韋編,課兒肩竹輿。
有志竟未酬,南睇幾欷歔。
愛我寧惡石,非子而誰與。
江山悵路長,冰雪迫歲除。
臨風歌歸去,平日賦遂初。
塊處念離索,文公思樂胥。
寄語識自警,仆夫行膏車。
注釋參考
營田
(1).經(jīng)營田產(chǎn);購置田地?!端螘ち祭魝鳌そ罚骸叭擞袆衿錉I田者, 秉之 正色曰:‘食祿之家,豈可與農(nóng)人競利?’”《梁書·處士傳·何胤》:“山側(cè)營田二頃,講隙從生徒游之?!?/p>
(2).即屯田。 漢 以后歷代政府利用兵士或召募流民于駐扎地區(qū)種田,以供軍餉。《南齊書·垣崇祖?zhèn)鳌罚骸扒湟曃崾鞘?江 東而已邪?所少者食,卿但努力營田,自然平殄殘丑?!?宋 范仲淹 《奏為陜西西路入中糧草及支移二稅》:“更選差朝臣四人……專管本路稅賦課利及圖回營田等事。”《文獻通考·田賦七》:“屯田以兵,營田以民,固有異制。 咸平 中, 襄州 營田,既調(diào)夫矣,又取鄰州之兵,是營田不獨以民也。 熙 豐 間,邊州營屯,不限兵民,皆取給用,是屯田不獨以兵也?!?/p>
(3).屯田制之耕作地?!锻ǖ洹な池浂罚骸爸T營田若五十頃外更有地剩配丁牛者,所收斛斗皆準頃畝?!薄缎绿茣ぱΛk傳》:“初,州有營田?!?/p>
陳造名句,再次陸子高韻奉寄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