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毛直方《擬古》:
高堂列綺席,賓御何委蛇,粲粲金芙蓉,春葩照蛾眉。
檀槽起清籟,鐵撥弦鹍雞。
祗聞筵中曲,不聞曲中詞。
蕭蕭青?;?,化作秋雁歸。
玉關去時淚,點點濕朱絲。
豈知哀怨情,及此歡笑期。
彈者錦纏頭,聽者金屈卮。
但令今人樂,不惜古人悲。
注釋參考
中曲
樂曲演奏到中段?!豆旁娛攀住の鞅庇懈邩恰罚骸扒迳屉S風發(fā),中曲正徘徊?!?漢 蔡邕 《女訓》:“尊者之聽未厭,不敢早止。若顧望視他,則曲終而后止;亦無中曲而息也?!?/p>
中間部分彎曲。《史記·滑稽列傳》“ 西門豹 簪筆磬折” 唐 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磬……其形皆中曲垂兩頭。”
曲中
(1).完全擊中。 宋 陳鵠 《耆舊續(xù)聞》卷二:“ 韓退之 作《師説》,曲中今世人之病?!?/p>
(2).全都符合。 清 俞樾 《<七俠五義>序》:“及閲至終篇,見其事跡新奇,筆意酣恣,描寫既細入豪芒,點染又曲中筋節(jié)。”
妓坊的通稱。《警世通言·杜十娘怒沉百寶箱》:“那 杜媺 曲中第一名姬,要從良時,怕沒有十斛明珠,千金聘禮?!?清 余懷 《板橋雜記·雅游》:“舊院人稱曲中。前門對 武定橋 ,后門在 鈔庫街 ,妓家鱗次,比屋而居?!?/p>
毛直方名句,擬古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