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人非不采
出自元代馬鈺《西江月 贈悟真(原未注藏頭)》:
我石榴栗果,金卻要公猜。
衣引個白衣來。
是人非不采。
學(xué)非干大道,元營養(yǎng)嬰孩。
端午正出君懷。
印何曾姓蔡。
注釋參考
是人
猶人人,任何人。 唐 姚合 《贈張籍太祝》詩:“古風(fēng)無手敵,新語是人知。” 宋 周邦彥 《梅雪》詞:“迴文近傳錦字,道為君瘦損,是人都説。” 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上·結(jié)構(gòu)》:“狗馬為人所習(xí)見,一筆稍乖,是人得以指摘。”
不采
亦作“ 不睬 ”。對別人的言語、行為不予理會。《北齊書·穆后傳》:“后既以 陸 為母, 提婆 為家,更不採 輕霄 ?!薄毒劳ㄑ浴だ祥T生三世報恩》:“那笑他的他也不倸,憐他的他也不受?!薄度龂萘x》第四九回:“時 云長 在側(cè), 孔明 全然不睬。”
不理睬。 唐 杜荀鶴 《登靈水閣貽釣者》詩:“未勝漁父閒垂釣,獨背斜陽不采人?!薄肚迤缴教迷挶尽ず嗁N和尚》:“他又説兩聲,渾家又不采?!?/p>
馬鈺名句,西江月 贈悟真(原未注藏頭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