暫歇甘棠隨眾望,不禁野岸更聞鵑
出自唐代朱長(zhǎng)文《次韻司封使君和程給事》:
涌波是上幾秋千,花接遙山柳接天。
故里松楸沾雨露,神都池苑隔云煙。
耕桑交勸紅塵外,羅綺分游畫(huà)舫邊。
暫歇甘棠隨眾望,不禁野岸更聞鵑。
注釋參考
甘棠
(1).木名。即棠梨。《詩(shī)·召南·甘棠》:“蔽芾甘棠,勿翦勿伐, 召伯 所茇?!?陸璣 疏:“甘棠,今棠梨,一名杜梨?!?宋 張孝祥 《青玉案·餞別劉恭父》詞:“甘棠庭院,芰荷香渚,盡是相思處?!?/p>
(2).《史記·燕召公世家》:“ 周武王 之滅 紂 ,封 召公 於北 燕 …… 召公 巡行鄉(xiāng)邑,有棠樹(shù),決獄政事其下,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,無(wú)失職者。 召公 卒,而民人思 召公 之政,懷棠樹(shù)不敢伐,哥詠之,作《甘棠》之詩(shī)。”后遂以“甘棠”稱(chēng)頌循吏的美政和遺愛(ài)。 漢 王褒 《四子講德論》:“非有圣智之君,惡有甘棠之臣?”《隸釋·漢趙相雍勸闕碑》:“至 趙國(guó) 府君,在官五載,蒞政清平,有甘棠之化?!?元 武漢臣 《玉壺春》楔子:“三年為吏在 錢(qián)塘 ,近奉徵書(shū)入 建章 。自省循良無(wú)實(shí)政,終慙父老説甘棠。” 明 王玉峰 《焚香記·赴任》:“乘遭遇,甘棠定擬政聲馳。”
眾望
[people's expectations;popular confidence] 眾人的希望
深孚眾望
不禁
不禁 (bùjīn) 抑制不住,不由得 can not help;can’t refrain from 不禁失笑 不禁鼓起掌來(lái) 不禁不由野岸
野外水流的涯岸。 南朝 梁 何遜 《慈姥磯》詩(shī):“野岸平沙合,連山遠(yuǎn)霧浮?!?唐 杜甫 《寄柏學(xué)士林居》詩(shī):“赤葉楓林百舌鳴,黃泥野岸天鷄舞。” 宋 歐陽(yáng)修 《和圣俞百花洲》:“野岸溪幾曲,松蹊穿翠陰?!?/p>
朱長(zhǎng)文名句,次韻司封使君和程給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