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幸賞音毛潁下,相爭充數(shù)錦囊間
出自宋代曾豐《慶元六年七月至儋耳問前守之政改元四年罷歸》:
小詘南游得大觀,天函無際碧相環(huán)。
盤黎錯{僚亻換豸}周遭海,亙縣綿州詭譎山。
自幸賞音毛潁下,相爭充數(shù)錦囊間。
更無可以重收拾,莫怪吾詩今次慳。
注釋參考
幸賞
(1).僥幸得賞;企求恩賞?!俄n非子·備內(nèi)》:“士無幸賞,無踰行。” 宋 蘇洵 《幾策·審勢》:“冗兵驕狂,負(fù)力幸賞,而維持姑息之恩,不敢節(jié)也?!?/p>
(2).指(帝王)寵幸賞賜。 宋 葉適 《寶謨閣直學(xué)士贈光祿大夫劉公墓志銘》:“ 劉超 欲壞舊城改筑,國家何故捐數(shù)百萬緡為軍帥幸賞地?”
相爭
彼此爭奪;爭斗。 明 王守仁 《傳習(xí)錄》卷中:“相矜以知,相軋以勢,相爭以利。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九:“ 萬 家兩個大兒子只好眼睜睜看他使勢行兇,不敢相爭。”
充數(shù)
充數(shù) (chōngshù) 以次充好,勉強湊數(shù) make up the number 那幾個壞雞蛋不能充數(shù),寧可少買一斤錦囊
(1).用錦制成的袋子。古人多用以藏詩稿或**?!赌鲜贰ば煺恐畟鳌罚骸耙藻\囊盛 武帝 納衣,擲地以示上?!薄缎绿茣の乃噦飨隆だ钯R》:“每旦日出,騎弱馬,從小奚奴,背古錦囊,遇所得,書投囊中?!?宋 蘇舜欽 《送王楊庭著作宰巫山》詩:“落筆多佳句,時應(yīng)滿錦囊。”《花月痕》第四回:“忽奉令箭一枝,錦囊一個,內(nèi)固封密札。”
(2).借指詩作。 宋 楊萬里 《云龍歌贈陸務(wù)觀》:“金印斗大值幾錢?錦囊山齊今幾篇?” 清 趙翼 《周長庚邂逅山塘具述傾注之意答詩志愧》:“錦囊幸免遭投厠,紅袖知誰肯拂塵?!眳⒁姟?錦囊佳句 ”。
(3).吐綬雞的別名。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禽二·吐綬雞》:“﹝吐綬鷄﹞《古今注》謂之錦囊?!?/p>
曾豐名句,慶元六年七月至儋耳問前守之政改元四年罷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